《论语》中“之”字代词用法初探

《论语》中“之”字代词用法初探

ID:38702065

大小:2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7

《论语》中“之”字代词用法初探_第1页
《论语》中“之”字代词用法初探_第2页
《论语》中“之”字代词用法初探_第3页
《论语》中“之”字代词用法初探_第4页
《论语》中“之”字代词用法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中“之”字代词用法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语》中“之”字代词用法初探华师汉语言文学俞明海(华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广东广州510006)【摘要】代词是代替名词的一种词类。“之”是常见的一个代词。《论语》中,“之”做代词主要做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本文主要初步探讨《论语》中“之”字的代词用法。【关键词】“之”人称代词指示代词代词用法《论语》《论语》是我国儒家主要经典著作之一,在文化、语言、教育、政治哲学等方面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论语》语言简洁明快,,对于汉语语言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因此,分析《论语》的各种语言现象,对于古汉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之”字是古汉语中使用频率极高的单词。从语法功能看,它可

2、以做动词,可以作虚词,可以作为指代他物的代词。本文将对《论语》中“之”字做代词的现象进行初步探究。代词是代替名词的一种词类,在各类语言中被大量运用。“之”就是常见的一个代词。据笔者统计,在全文不过二万余字的《论语》中,“之”字出现了610次。其中,在610“之”字中,“之”作代词的有326例。在《论语》中,“之”做代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做人称代词,二是做指示代词。(本文涉及的《论语》语句及其所示条目按扬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12版。)一、“之”字用作人称代词人称代词包括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论语》中充当人称代词的“之”字共295例,主

3、要充当第三人称代词,也活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按扬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一书,找不到活用为第二人称代词的“之”字)。“之”字主要作宾语。1.从人称范围看,《论语》中的“之”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用作第三人称,用作第二或第三人称代词的情况极少。(1)用作第三人称。《论语》中“之”字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共189次。用作第三人称代词,既可指人,也可指物,一般译为“他(们)”“它(们)”。例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君子乎?”《学而》注:“学而时习之”意为“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之”字用作宾语,译为“它”,代物,代指所学习过的知识。例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

4、曰:‘思无邪’。”《为政》注:“一言以蔽之”意为“用一句话来概括它”,“之”用作宾语,译为“它”,代指《诗经》。例3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里仁》注:“吾道一以贯之”意为“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观念”。这里的“之”,代物,代指孔子的学说,译为“它”。例4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注:“众恶之”意为“众人厌恶他”,“众好之”意为“众人喜欢他”。这里的“之”,代人,译为“他”。(1)用作第一人称代词。《论语》中“之”用作第一人称代词的现象不多,只有4例。分列如下:例1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雍也》注:“天厌之”是孔子自语,意为“天厌弃我

5、呀”。例2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为而欧与尔有是夫。《述而》注:“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也是孔子自语,意为“用我呢,就干起来;不用呢,就藏起来”。在这两例中,“之”字出现4次,都是用作第一人称代词,在句中作宾语。2.从“字”字在句中所充当的句法成分及其位置看,《论语》中的“之”字一律做宾语。但是,“之”在不同的句式中作宾语时,其位置也不同。(1)“之”用在一般句式时,“之”作宾语放在谓语动词的后面。例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注:“之”译为“它”,代指《诗经》,用作动词“蔽”的宾语,并且放在动词“蔽”的后面。例2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

6、,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有何加焉?”曰:“教之。”《子路》注:“富之”“教之”中的“之”都是第三人称代词,都代指人。在句中分别做动词“富”“教”的宾语,并且放在动词“富”“教”之后。(2)用在否定句中时,“之”常常要被提到谓语动词前面,作前置宾语。例1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里仁》注:“我未之见也”是个否定句,“未”是否定词。“之”是代词,代指“力不足者”,作动词“见”的宾语,因为在否定句中,“之”提前了。例2子曰:“果哉!未之难矣。”《宪问》注:“未之难矣”是否定句,“未”是否定词。“之”是第三人称代词,代指“有荷蕢而过孔氏之门者”,作动词“难”的宾

7、语,因为在否定句中,所以“之”提前了。全句意为“真是果断啊!我没办法驳斥他了。”(1)用在双宾语句中,“之”作为间接宾语,与其后面的直接宾语共同构成双宾语。例子贡问曰:“孔文子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注:“谓之文”是双宾语句。其中“谓”是动词;“之”是代词,代指“孔文子”,作为动词“谓”间接宾语;“文”是名词,作为“谓”的直接宾语。二、“之”字用作指示代词指示代词是用来指示或标识人或事物的代词。《论语》中“之”用作指示代词共有43例,可译为“这样、那样、这些、那些”等,在句中一律做宾语。1.《论语》中的指示代词“之”,多数是正常语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