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而”字用法.ppt

《论语》中的“而”字用法.ppt

ID:51040296

大小:5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17

《论语》中的“而”字用法.ppt_第1页
《论语》中的“而”字用法.ppt_第2页
《论语》中的“而”字用法.ppt_第3页
《论语》中的“而”字用法.ppt_第4页
《论语》中的“而”字用法.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中的“而”字用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语》十二章虚词“而”字的用法《论语》十二章中,虚词“而”一共出现十九次,其中用法各异,但都是作为连词来用的,下面我将做一个详细的分类。(一)表并列关系并列关系表示“而”所连接的前后两项是并列对等、地位相同的语法关系,没有先后主次之分,位置互换而不影响意义的表达。可以译为“又…又…”、“和”“并且”等,也可不译。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二)表顺承关系表顺承关系的“而”连接的前后两项表示两个连续发生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两项之间表现出动作先后相继,在语义上是前后顺承,顺序不能变换。这种用法的“而”连接的经常是动词性成分

2、,可译为“就”、“便”、“从而”、“然后”等,也可不译。如:(1)学而时习之。(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表转折关系表转折关系的“而”连接的前项叙述一种动作行为,或描写行为;后项不是顺着前项的叙述或描写下去,而是转向相反、相对的方面叙述或描写。这种逆转语义类型,可译作“但”、“却”、“可是”等。如:(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四)表修饰关系连

3、接状语和谓语中心语。“而”连接的前后两项之间有主次之分,“而”后项的动作为主,在句中充当谓语;“而”前项的词语是从方式、状态、条件、时间等方面对谓语进行修饰,在句中充当状语。可以不译或译为“地”、“着”或“来”等。如:(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曲肱而枕之。(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