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场地层及沉积环境

刘家场地层及沉积环境

ID:38708748

大小:3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18

刘家场地层及沉积环境_第1页
刘家场地层及沉积环境_第2页
刘家场地层及沉积环境_第3页
刘家场地层及沉积环境_第4页
刘家场地层及沉积环境_第5页
资源描述:

《刘家场地层及沉积环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地层及沉积环境第一节寒武系地层刘家场地区的覃家庙组属寒武系中统,目前仅发现三叶虫及个别腕足化石。在覃家庙组一段中有两种岩性:一是灰色、中层状的泥粉晶白云岩,结构为精粒结构。二是灰黄色薄状泥质白云岩,结构也是精粒结构。在沉积构造上呈现为水平层理。岩石中有石膏假晶(图1-1)、食盐假晶(图1-2)。化石含量少,可见该地层不适合生物化石的形成。从地层特征可看出地层的沉积环境为潮平的朝上带的蒸发环境。覃家庙组二段的岩石主要为碎屑岩、砂岩(细沙)和黄褐色、肉红色中厚层状的长石、石英岩屑砂岩(Sio275%长石10%~20%)沉积

2、环境为潮平环境。覃家庙组三段的岩石为褐色、粉晶粒屑白云岩。在此处的碎屑灰岩,这主要是由于风暴而形成的。沉积环境为潮平潮汐水道的潮夹带。覃家庙组四段的岩石主要有灰色、厚层状的泥质白云岩,为粉晶结构;灰色、中厚层状叠层白云岩(图)以及泥晶、粉晶灰岩。此处的岩石因风化而形成刀砍纹现象。刘家场地区的三游洞组属寒武系地层,位于刘家场背斜南翼。该组的主要岩石为灰色厚层至块状的泥-粉晶白云岩、灰色中厚层状的砾屑白云岩、灰色厚层状的砂屑白云岩、灰色厚层状的泥晶白云岩、灰色厚层状的叠层石白云岩。该组常见羽状交错层理(图)、槽状交错层理(图)、

3、丘状交错层理、火焰构造、倒小字排列的沉积构造。从中可以说明该组的沉积环境为潮平的潮间带,水动力较强。第一节奥陶系地层刘家场地区奥陶系的地层主要分布在田周山附近的南津关组、分乡组、红花园组、大湾组、牯牛潭组、大田坝组、宝塔组、临湘组、五峰组。南津关组(o1n)南津关组分为四段。一段主要是灰色厚层至块状的亮晶生物屑灰岩、亮晶砂屑灰岩以及黄绿的页岩。在页岩中有较多的化石,如腕足、瓣腮、螺类、三叶虫、笔石等,且保存较为完好。南津关组二段含有波状叠层石灰岩、泥质条带状灰岩,少含有豹皮灰岩。在灰岩中存在方解石脉,含有的化石主要为海百合茎

4、。由于该处有泥质条带状的灰岩,因此可判定当时的沉积环境的水动力条件弱,属浅海环境。南津关组三段最显著的特征是浅灰色中厚层状的白云质灰岩。南津关组四段出现了大型的交错层理,表明沉积环境的水动力较强。岩石主要种类有灰色厚层状亮晶砂屑灰岩、灰色厚层状的亮晶生物屑灰岩以及灰色厚层状的亮晶鲕粒灰岩。在岩石上可见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等。分乡组(o1f)分乡组总厚度为196米。下部分为灰色厚层状的鲕粒灰岩、核形灰岩、生物灰岩和砂屑灰岩;中部为波状叠层石灰岩、生物障积岩等;上部为灰色厚层至块状的叠层石礁灰岩、黄绿色页岩。主要有笔石:A

5、canthograptus(刺笔石),三叶虫:Tungtzuella(桐梓虫)、Asaphopsis(栉壳虫)等。红花园组(o1h)红花园组主要是灰色厚层至块状的生物礁灰岩、灰色厚层状的砂屑灰岩、黄绿色页岩以及灰色厚层状的生物屑灰岩。在岩石中出现的化石有托盘藻、头足类:Coreanoceras(朝鲜角石)、Manchuroceras(东北角石)。大湾组(o1d)厚63.2m。该组化石异常丰富,按岩性可分为上、中、下三个岩段:下段:浅灰、灰绿色薄层至中层瘤状生物灰岩,夹少许黄绿色、灰绿色泥岩,厚22.1m。化石丰富。产笔石:D

6、idymograptus(对笔石)、Phyllograptus(叶笔石)、Azygograptus(断笔石);腕足类:Yangtzeella(扬子贝)、Sinorithis(中华正形贝);三叶虫等。中段:紫红、少许灰绿色薄层至中层灰岩。厚13.1m。产头足类:Protocycloceras(前环角石)、Chisiloceras(吉赛尔角石)、Dideroceras(长颈角石)等。上段:黄绿、灰绿色薄层至中层瘤状生物灰岩,夹少许灰绿或黄绿色泥岩,厚28m。化石极为丰富,主要有笔石:Glyptograptus(雕笔石)、Tetr

7、agraptus(四笔石);头足类:Protocycloceras(前环角石)、Chisiloceras(吉赛尔角石)、Dideroceras(长颈角石)、Michelinoceras(米契林角石);腕足类:Martellia(马特贝)、Yangtzeella(扬子贝)等。牯牛潭组底部为紫红色厚状的瘤状灰岩,在有的岩石上出现了军裂纹(图)。化石有头足类:Dideroceras(长颈角石)、Michelinoceras(米契林角石)等。大田坝组(o2d)大田坝组的岩石为褐灰色中层状的泥晶生物屑灰岩和灰绿色页岩。属浅海陆棚沉积环

8、境。宝塔组大部分为中厚层状的瘤状灰岩,全为军裂纹。主要产头足类:Sinoceras(震旦角石)、Michelinoceras(米契林角石)、Protocycloceras(前环角石)等临湘组(o3l)浅灰绿、浅紫灰或黄绿色瘤状泥晶灰岩夹少许青灰色泥晶灰岩,泥质较高,易于风化呈瘤状团块。“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