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七章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ID:38710871

大小:4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6-18

第七章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_第1页
第七章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_第2页
第七章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_第3页
第七章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_第4页
第七章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七章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七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第一节.共产党领导创办的报刊1.《劳动周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张全国性的工人报纸。1921年8月,上海的共产党组织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同时,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创办了机关刊物《劳动周刊》。实际负责编辑工作的是李启汉。《劳动周刊》公开宣称,它是为工人阶级服务的,同时号召工人们“都来维护这唯一的言论机关”。《劳动周刊》的宣传围绕着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中心任务进行。根据任务规定,《劳动周刊》把号召工人们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建立真正的工人工会,作为刊物的宣传中心。它反复强调工人们应当组织

2、起来,才能有力量。《劳动周刊》还广泛地报道了全国各地工人运动的情况,经常总结斗争经验教训,用事实说明:工人斗争只有团结一致,严密组织,才能取得胜利。《劳动周刊》的宣传队工人运动起到了有力的指导作用,对教育工人提高阶级觉悟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受到了工人们的欢迎。1922年6月3日,因“言论过激”被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查禁。2.《工人周刊》曾被誉为“北方劳动界的一颗明星”1921年7月,由北京的党组织用工人周刊社的名义出版。1922年5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由上海迁到北京,《工人周刊》便取代《劳动周刊》成为书记部的机关报,由邓中夏、罗章龙等负责编辑。1924年改称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刊

3、物。该刊屡遭北洋军阀的破坏,多次停刊。终刊时间不详。3.《真报》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高潮。工人运动的迅速展开,促使工人报刊有了显著的发展。湖北省工团联合会出版的《真报》是这批报刊中影响最大的。《真报》于1922年10月10日在汉口出版。主编林育南,许白昊、施洋等参加编辑工作。《真报》全力支持工人的斗争,揭露军阀破坏和镇压工人运动的罪行,在广大工人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当时中共北方区委在京汉铁路沿线先后成立了16个工会。为加强京汉铁路工人运动的领导,中共北方区委决定1923年2月1日在郑州召开京汉铁路总工会的成立大会,军阀吴佩孚强令禁止

4、会议召开。为了反抗军阀的野蛮行径,京汉铁路总工会决定4日举行全县共任总同盟罢工,汉口成了罢工中心,《真报》也成了罢工工人的喉舌。2月7日,吴佩孚血腥镇压汉口江岸罢工的铁路工人,造成了震动全国的“二七”惨案。第二天,《真报》被捣毁、封闭。编辑之一施洋被军阀杀害。惨案发生后,主编林育南等避走上海,发表《汉口真报宣言》,抗议军阀暴行,并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打倒军阀。《真报》是为罢工斗争而被封建军阀封存的第一家报纸,在工人报刊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4.《先驱》1922年1月15日创办于北京,半月刊。1-3期在北京出版,由刘任静、邓中夏编辑。从第4期起迁上海出版,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

5、年团临时中央的机关报。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建立了团中央,《先驱》正式成为团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先后担任编辑的有施存统、蔡和森、高尚德等人。1923年8月2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创办机关报《中国青年》。《先驱》在1923年8月15日出版了第25期后停刊。5.《中国青年》1923年10月20日创刊于上海,团中央的机关报。恽代英、萧楚女先后长期担任主编。《中国青年》出版4年,是当时影响最大的革命报刊之一。1927年10月被迫停刊。《中国青年》在发刊词中谈到它是给青年以“忠实的友谊的刊物”,“要引导一般青年到活动的路上”。出版后立即成

6、为进步青年的良师益友,在广大青年中产生了极大影响。1《中国青年》以青年为读者对象,把教育青年、指导青年摆脱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引导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作为办刊的主要目的。2创刊时,社会上正盛行不健康的文学风气和恋爱观,《中国青年》连苏发表文章,展开热烈的讨论,指导青年正确对待文学和恋爱这两个他们关心的问题,帮助青年消除消极思想,培养和引导青年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在《中国青年》的引导下,许多青年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的道路,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坚力量。3《中国青年》还针对学生中“读书救国”的思想,发表了许多文章。它大力倡导学习要有明确目的,不要作纯粹读书不问世事的自私自利的书

7、呆子,要关心国家的命运,“到民间去”发动和组织群众参加国民革命,同时使自己在深入工农的过程中,受教育,取知识,获力量。④《中国青年》通过报道帝国主义制造的一系列侵略事件,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及军阀的卖国罪行。它在报道国内外大事的同时进行分析,从而帮助青年认清帝国主义及军阀的真面目并激发青年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热情。《中国青年》所发的文章,既强调内容的“有益”,也重视文字的“有味”。深刻的思想、充分的说服力、晓畅流利的文笔,是《中国青年》所登载文章的特点。《中国青年》的创办过程中,它的主编恽代英和萧楚女付出了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