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农村信息村村通基础

赤峰农村信息村村通基础

ID:38713166

大小:553.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6-18

赤峰农村信息村村通基础_第1页
赤峰农村信息村村通基础_第2页
赤峰农村信息村村通基础_第3页
赤峰农村信息村村通基础_第4页
赤峰农村信息村村通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赤峰农村信息村村通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概况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内容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目标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意义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内容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是支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信息技术应用的各类设备和装备,是分析、处理以及传播各类信息的物质基础,这是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基本装备和信息安全设施、信息交换体系等部分。信息网络主要有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和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宣传栏等信息传播网络。信息技术基本装备主要指信息

2、技术研发储备和推广应用所必需的设施设备。信息安全设施指为保障网络运行安全的设施设备和系统。信息交换体系指为满足各层级实时信息汇集、传递、交换与共享、服务的体系。当前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计算机网三种基础网络体系,其中包涵了广播、电视、电话、手机、计算机等信息终端。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明显。目前,中央电视台卫星频道和省级卫视在农村的覆盖率分别达到89.4%和64.7%,广播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全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67部、移动电话96.

3、1部、电视机109.1台、电脑5.4台;到2009年底,全国99.3%的乡镇能上互联网,98.6%的乡镇通宽带,90%以上的行政村具备了上网条件。(推进农业信息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工作通讯,2010年第12期)随着信息化建设加快,农村互联网接入条件不断改善,农村网络硬件设备更加完备,推动了农村地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2010年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25亿,占整体网民的27.3%,同比增长16.9%。农户自发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明显增强。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我国农村信息服务普及有了显著的提

4、升,“沙集模式”成为农村自发应用信息化手段的典型代表。农户通过自发使用市场化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直接对接需求市场,带动农村地区制造及其他配套产业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也带动了周边地区信息化使用深度的提高。然而随着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的绝对规模下降,使农村网民的增长势头相对平缓,低于城市网民的增长速度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年1月)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互联网的主导地位日益凸显,围绕着互联网打造面向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将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起

5、到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互联网在农村的应用价值越来越突出,这也为互联网加快向农村普及奠定了基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还显示,目前,农村非网民中,有38.8%的人是由于不懂电脑和网络而不能上网,19.7%的人是由于没有电脑等上网设备,3.5%的人是由于当地没有网络接入条件。同时,宽带接入和费用也是农村地区购买电脑、使用网络面临的问题,这些都限制了农村地区上网的实现。与城市相比,农村电信和互联网基础设施普及率偏低。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以及农民增收,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分析人士认为,以信息化促进农村

6、经济发展,更具实际意义,并且显得迫在眉睫。从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只有电信发展远远高于当地GDP发展才能带动农村快速发展。就电信业而言,重组后的全业务架构已搭建完成,为农村信息化的发展铺好路,并且都在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加之中央一号文件提供的政策层面支持,2010年中国经济看农村,更看农村信息化。2010年农业工作的要求是“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0年1月)

7、《报告》显示,农村网民使用台式机作为上网终端的比例下滑至68%,而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增长了近20个百分点,使用率达67.3%,与之相比,在2.77亿城镇网民中,城镇手机上网用户1.6亿,使用率为57.5%。以上数据显示,手机正成为农村网民主流上网终端,同时也成为拉动农村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有待提升从城乡互联网的普及率来看,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是44.6%,在农村仅为15%。CNNIC《报告》对比了2007年以来中国城乡互联网的发展差距:2007年,城乡互联网普及率的差距仅为20.2%,

8、2008年,差距扩大为23.5%,2009年,差距拉大为29.6%,农村互联网发展速度慢于城镇发展速度,互联网在城乡的发展差距在拉大。《报告》认为,在导致农村互联网增速放缓的因素中,“农村地区网络基础知识匮乏,对互联网的认知存在偏差”“农村互联网相关基础设施薄弱,公共上网资源匮乏”“农村上网成本相对于农民收入水平仍较高”是最重要的三大原因。农村网民结构偏向年轻化、低学历和学生群体《报告》显示,与网民总体的年龄结构相比,农村网民更加趋于年轻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