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发展性评价的探索

走向发展性评价的探索

ID:38713549

大小:404.50 KB

页数:80页

时间:2019-06-18

走向发展性评价的探索_第1页
走向发展性评价的探索_第2页
走向发展性评价的探索_第3页
走向发展性评价的探索_第4页
走向发展性评价的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走向发展性评价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走向发展性评价的探索临沭县教育局教研室小学部徐启超第一部分什么是发展性课程评价一、什么是评价:几个相关概念。测量:对事物的量化的客观描述。。评定:对学生的学习成就、发展状态的客观描述。。评价: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需要作出的判断。。评估。二、什么是课程评价:•狭义:特指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的评价。•广义: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狭义课程评价等。一、什么是发展性评价:评价的三种基本类型与基本功能1、选拔性评价:甄别选拔2、水平性评价:鉴定水平3、发展性评价:促进发展(导向、诊断、调节、激励、反思、记录)。第二部分学生评价的理念与方法一、学生评价理念的转向(一)教师反

2、思之一:什么是学生评价?•对人的评价与对产品的评价是相同的吗?•对中小学生的评价与对成人的评价相同吗?之二: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评价?除了鉴定和选拔以外,“促进发展”应不应该是评价的基本目的?之三:评价结果一定要真实、客观吗?•借分制•“不准给低年级学生良以下的评价”(光明小学)之四:不同的学生必须使用同一个评价标准吗?“万人一卷”合理吗?•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人的七种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交流-交往智力自知-自省智力•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强项和独特价值,对所有的学生都采取同样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是不合理的。•分层考

3、试(青岛)•多次考试制•纵向评价:自己和自己比进步就是成功。之五、“量化评价”是最科学的评价吗?•教育问题的模糊性,不可测量性。•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强调把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来统整量化评价。•质性评价:等级制、评语制、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之六、应该由谁来评?评价仅是教师的特权吗?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定正确吗?•单一主体评价容易造成评价结果片面、主观的问题,造成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消极、对立情绪,不利于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之七、纸笔测验是唯一有效的评价方式吗?如何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更多地要依靠表现性评价。之八、过程与结果哪

4、一个更重要?•结果评价是关注“过去”,过程评价是关注“未来”。•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强调通过关注“过程”而促进“结果”的提高,评价的重心在“过程”。(二)由甄别选拔到促进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发展性课程评价解析与实施建议(征求意见稿)》:发展性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它渗透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发展性课程评价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强调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

5、动态化以及评价主体间的互动等,以实现评价的最大效益,达到促进发展与改进的目的。发展性评价倡导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如成长记录、情境测验和行为观察等。•在评价功能上,从筛选、评比到诊断、帮助。•在评价内容上,从单纯知识、技能评价到学生各方面素质的综合考察。•在评价对象上,从单纯评价学习结果到同时评价学习过程。•在评价标准上,从整齐划一到多样化、个性化。•在评价主体上,从单一评价主体到多元评价主体,尤其强调自评和互评。•在评价结果上,从总结式、结论式评价到渗透式、建议式评价,从追求客观、公正到重视反馈、认同、激励。•在评价方法上,由单一纸笔测验到评价方式多样化。•在评价情境上,从

6、游离于教学之外到整合于教学之中,从“虚拟问题”到“真实任务”,从“去情境”到“情境化”。•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从冷静客观到充满人性关怀。二、学生评价的基本方法(一)学生评价的方法体系日常即时性评价:课堂提问、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口头评价等。学科的标准化测验:评价学生知识记忆和理解纸笔测验:论文式测验,评价学生思考技能、较复杂的认知成果。心理测量:评价学生人格特征。表现性评价:评价学生的行为和作品,综合反映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档案袋评价:记录学生的发展历程,展示学生发展的成就。(二)表现性评价1、什么叫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ass

7、essment)n在学校教育背景下,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即学生知道什么和会做什么。n表现性评价原来广泛应用在职业教育、美术教育、音乐教育、体育教育等课程的评价中。新课程改革倡导在各科课程中广泛使用表现性评价。2、表现性评价的特点•比较擅长的评价领域不是知识和技能的回忆与再认,而是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问题情境是比较真实的,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是现实中的问题,而不是脱离现实情境的抽象问题。•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一般是比较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