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 (2)

归园田居 (2)

ID:38729381

大小:82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6-18

归园田居 (2)_第1页
归园田居 (2)_第2页
归园田居 (2)_第3页
归园田居 (2)_第4页
归园田居 (2)_第5页
资源描述:

《归园田居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归园田居陶渊明义熙元年(405)8月的一天,担任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听说郡里派了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各地的官员)来县巡视。县吏劝他穿戴整齐的官服去迎见督邮。陶渊明生平最恨那些狐假虎威,以督邮为名敲诈勒索的官员,气愤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晋书·陶潜传》)他推说在武昌的妹妹病故,要去奔丧;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就挂冠解绶,辞官归田了。归田后晚年生活虽贫贱困顿,但矢志不悔。五斗米的故事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陶渊明事后便辞职不干,并且写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以示与恶浊官场决裂。归隐以后,生活非常清贫,只得亲自参加农业

2、劳动来维持生活。《归园田居》五首大概写于辞彭泽令归田的次年。陶渊明(365~427),东晋大诗人、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陶渊明的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1、了解陶所处的时代背景、陶的生活经历,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全面理解陶渊明其人。2、分析体会诗的平淡质朴的语言。3、熟读成诵。学习目标引导自学一按要求熟读这首诗。1、读准字音。荒秽荷锄2、读准节奏。五言诗的

3、节奏一般为221或212引导自学二1、对照课下注释和自己的理解先自己说说这首诗的意思。2、小组交流。引导自学三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赏析。(描绘“带月荷锄归”所展现的画面,展现了的是一种怎样的劳作生活?)2、这首诗的点睛之笔是什么?(用原句回答)3、如何理解“但使愿无违”中的“愿”?4、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先自主思考三分钟,再小组交流两分钟。展示交流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赏析劳动归来的诗人,在皎洁的月光下,肩扛一把锄头,穿行在草木遮掩的山路上。这是一幅多美的月夜归耕图,为我们展现了一种富有诗意、美好、有趣的劳作生活。月夜归耕图2、

4、这首诗的点睛之笔是什么?(用原句回答)3、如何理解“但使愿无违”中的“愿”?4、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面指希望多收些豆子,期待丰收;实际指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厌恶官场,喜爱田园。精讲点拨这首内容平淡的诗为什么会成为名作呢?1、诗中流露的厌恶官场,喜爱田园的思想,为旧社会仕途不顺的文人欣赏。2、诗人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把平凡的劳动生活写得美好、有趣、富有诗意。梳理归整请同学们根据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出几个理解性填空或问答题来考考大家。背诵默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