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之马说

文言文复习之马说

ID:38733711

大小:675.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6-18

文言文复习之马说_第1页
文言文复习之马说_第2页
文言文复习之马说_第3页
文言文复习之马说_第4页
文言文复习之马说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复习之马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中考复习——文言文阅读怎么考考什么2008年中考——《陋室铭》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4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1.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1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4分)2009年中考——《醉翁亭记》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l1.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12.在欧阳修治理下,滁州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请你结合选文第3段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对“滁人游”的景象

2、加以描写。(50—80字,不得翻译原文)(4分)2010年中考——《爱莲说》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10.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11.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12.你喜欢什么花?请谈谈你喜欢这种花的原因或它寄托了你怎样的思想感情。(可只谈原因或只谈思想感情)(4分)我们的发现……命题规律:分值:15分题型:有客观题,有主观题9题字词的解释10题句子的翻译11题有关文本内容的理解12题课外延伸2011年重庆中考说明古诗文阅读3理解常见文言诗词在句子中的含义4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意

3、思5理解并能意译文中的句子文言文专项复习之马说韩愈,字,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有“”的美誉。退之唐代文起八代之衰作者回顾说,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马说”即谈马、论马。常用的手法。托物寓意文体复习通假字才美不外见———食马者——通“饲”,喂表现在外面,“见”通“现”其真无马邪?——“邪”通“耶”,呢,吗。尽其材——通“才”,才能古今异义虽有名马是马也等不可得或尽粟一石安求古:即使今:虽然古:这,代词今:判断动词古:有时今:或者古:等同,一样今:等候古:怎么今:安全、平安一词多义奴隶人

4、之手马之千里者策之鸣之助词,的倒装句标志代词,它助词,无意义不以其道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代词,那表反问,难道表揣测,恐怕之其安求其能千里也动词,能够。虽有千里之能名词,能力。能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不能尽其材吃一顿吃尽通饲,喂养竭尽食尽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策动词,用鞭子打马名词,马鞭子词类活用祇辱于奴隶人之手形容词作动词,辱没。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作动词,吃尽。虽有千里之能数量词作动词,行千里。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打。重点字词一食或尽粟一石执策而临之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故虽有名马安求其能千里也有时面对这样一样尚且

5、即使怎么我是中考命题人……结合文本编写一道“字词解释”的考题(结合考点给出分值)方法归纳重点词语关注对象: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重要实词(课文下的注释重点关注一下)关于句子翻译文言文翻译的要求根据近代著名学者、翻译家严复的观点,文言翻译应达到“信”、“达”、“雅”的标准。1、信——要求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2、达——要求明白通畅,符合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3、雅——要求语句考究,文笔优美。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重点句子翻译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6、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方法归纳重点句子关注对象:主旨句议论句写景句抒情句重点实词多的句子段落关键句文意理解1.本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把_____比作千里马,把____________比作食马者,反映了古代统治者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愤懑之情。人才愚妄无知的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分析文段一:1、本段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世有伯乐,然后

7、有千里马。3、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作用。2、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如何呢?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文本复习分析文段二:1、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食不饱……2、本段文字从侧面讽刺了喂马者?无能、无知、目光短浅。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愤怒谴责的感情分析文段三:2、本段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3、本段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哪些语言能体现食马者的无知和浅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

8、下无马!”对人才埋没的愤懑之情内容理解课外延伸题(08—10)11.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1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