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主要文学流派

明清的主要文学流派

ID:38743049

大小:2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8

明清的主要文学流派_第1页
明清的主要文学流派_第2页
明清的主要文学流派_第3页
明清的主要文学流派_第4页
资源描述:

《明清的主要文学流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明清两代的主要文学流派及主张。明代文学明代文学的发展以弘治、正德年间为界,可划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文坛相对寂寞,后期相对繁荣。严酷的文化专制导致明代诗文继续衰退,围绕拟古和反拟古,涌现出众多流派。明代通俗文学成绩斐然。戏曲方面,北方杂剧退潮,南戏成为主导。一代戏剧大师汤显祖将戏曲传奇推向高峰。小说方面,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拟话本”标志着短篇小说的繁荣,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的问世,则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长篇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崛起。(一)流派纷纭的明代诗文。著名流派有:台阁体。明代永乐至成化年间的诗派,以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文

2、渊阁大学士杨荣、武英殿大学士杨溥为代表。“三杨”历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四朝,时逢明代的“太平盛世”,皆为台阁重臣、太平宰相,位极人臣,倍受宠幸。他们的创作雍容典雅,洋溢着志得意满的神气,内容上极尽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被称为“台阁体”。茶陵派。成化至弘治年间的流派,以湖南茶陵人李东阳为首。李继“三杨”之后,以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的地位主持诗坛。他不满“台阁体”阿谀粉饰的流弊,主张宗法唐诗。不过,他要学的只是唐诗音韵格律,而非唐诗精神。因此,茶陵派仍未脱净台阁体气息,但启发了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前七子。弘治至正德年间的流派,以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

3、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等七人为骨干,针对八股文和“台阁体”造成的虚饰、委顿的文坛风气,掀起了以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为号召的复古运动,同时在政治上勇敢地跟残暴贪婪的权贵进行斗争。他们以关注现实的诗文创作和挑战强权的战斗精神形成巨大影响。但也有盲目尊古的不良倾向。后七子。嘉靖至隆庆年间的流派,以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吴国伦、徐中行等七人为骨干,李、王为首领。后七子复古拟古的文学主张与前七子相同,但言论更激进,声势更浩大。王世贞认为文章一代不如一代,东汉文弱,六朝文浮,唐文庸,宋文陋,再往后便无文章可言了。后七子为扫荡自“台阁体”后弥漫文坛的恶劣文风发

4、挥了积极作用,但难免有矫枉过正之弊。唐宋派。嘉靖年间的散文流派,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为代表。他们尖锐批评复古派食古不化、诘屈聱牙的文章作法,强调文章应直抒胸臆,唐宋派成就最高的散文家是归有光。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项脊生,昆山(今属江苏)人。他的散文善于将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表之外。归有光描写琐屑人事,抒情婉曲含蓄而感人至深。特别是《项脊轩志》、《先妣事略》等怀念亲人的散文,通过一两件小事表现对亲人的追思和挚爱,催人泪下。公安派。万历年间的流派。以公安人(今属湖北)“袁氏三兄弟”为代表,即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著名思想家、文

5、学评论家李贽是其思想和理论先导。李贽(1527-1602),号卓吾,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精通外语,不信仙、释、道,对儒家学说多有批判。李贽的文学主张主要有三点:一是提倡“童心”和“迩言”。“童心”指人的本性;“迩言”指民间声音。二是鼓吹“自然”与“发愤”。推崇自然之美,追求文学的解放精神和愤世嫉俗的气质。三是重视戏曲和小说。叛逆封建正统文化,提升鲜活的世俗文学的地位。李贽的思想给了公安派很大启发。针对文坛积弊,他们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见解和主张,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通变说”和“性灵说”。“通变说”强调文学要随时代而变化,不可拘泥古人。“性灵说”认为文学应表现

6、个性、发露真情,“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雷思霈《潇碧堂集序》)。因此,真文学必须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冲决禁锢创作的桎梏。竟陵派。万历年间的流派,以竟陵(今湖北天门)人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竟陵派也反对复古拟古,主张“性灵”,但与公安派有所不同。钟、谭所谓“性灵”是指古人诗词中的精神。他们认为公安派的创作过于俚俗化,因而提倡“幽深孤峭”的风格,追求标新立异、不同凡响。从创作实践来看,竟陵派实际上是主张学古的,与复古派不同的是他们强调学古人的精神气质。复社。崇祯初年产生的文学社团,脉延至清初。主张“兴复古学”,故名“复社”,由江浙一带为

7、主的十多家社团联合而成,以张溥、张采为首,后期成员中包括陈子龙、顾炎武、黄宗羲、吴伟业、侯方域等著名文士。复社带有浓厚政治色彩,以东林党后继自居,公开反对政治腐败和阉党专权,曾多次举行大型集会,声动朝野。复社在文学方面深受复古派影响,但更自觉关注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如张溥《五人墓碑记》赞颂苏州人民同阉党的斗争,慷慨激昂之气洋溢于字里行间,为后世传诵的名篇。(二)明代戏曲。作为通俗文学最大众化的形式,戏曲在明代有较快发展。明代戏曲包括传奇和杂剧。前者传承宋元南戏,后者传承金元杂剧,形成一南一北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以传奇为主流。明代戏曲最辉煌的成果是由戏剧大师

8、汤显祖创造的。汤显祖对王守仁哲学和李贽思想推崇备至,深受其影响,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