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小班化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ID:38746622

大小:342.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6-18

小班化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班级文化建设研究_第1页
小班化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班级文化建设研究_第2页
小班化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班级文化建设研究_第3页
小班化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班级文化建设研究_第4页
小班化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班级文化建设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班化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班级文化建设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班化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结题报告[内容摘要]班级文化建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呼唤的班级文化是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体。本课题在两年多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班级文化建设的辨证性反思,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班级文化建设:创建班级环境文化,展示集体精神风貌;建设班级礼仪文化,提高学生文明素养;创建班级制度文化,焕发集体生命活力;创建班级活动文化,培养学生创新品质。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根据实际情况,本人针对小班化

2、班级文化建设需要,提出了本课题研究。通过开展充满童趣的和谐班级文化活动,积极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培养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关键词]班级文化小班化探索研究一、问题的提出“人的潜能、个性和价值是高于一切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帮助人达到他能达到的最佳境界。”——马斯洛·罗杰斯教育在今天只有赢得了“个性和个性发展”,才能赢得社会发展的未来。让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发展和完善,这是人的本性要求,更是教育之使命。一个具有特色的班集体文化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魅力的、无声的教科书,它能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审美的

3、熏陶、塑造,具有极大的美育功能,那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使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人与环境保持和谐一致,使人在心情愉悦的氛围中获得感悟,产生蓬勃向上的力量。所谓班级文化建设,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新课程倡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要求班主任重视和谐班级文化建设,以良好的文化氛围感染学生。那么,如何使班级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社会环境?21实现教育以人为本的关键就是要针对班级具体情况,

4、积极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从而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使教育从“人”出发,做到“以人为本”。不断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培养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小班化是师生在班额相对较小的班级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是为了推行素质教育,增加教育活力,提升教育内涵的班级组织形式,也是目前让学生享有更充分、更公平、更优质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2010年3月6日,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展华在接受浙江《青年时报》《评论周刊》栏目的记者问:“此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跟之前相比有哪些新东西?”时,方院长说:“……《纲要》首次从

5、国家层面上提出开始逐步实行小班教育……这个应该是个热点……杭州市已经把小班化提到政府的决策日程当中了……”。那么,小班化的班级文化建设也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小班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张扬个性,共创和谐”,本人通过研究,所在年级班级文化的创建初见成效,班级形成了良好的风貌,打造了特色集体品牌。二、相关概念论述(一)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班级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反映的是班级这个特定的社会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渗透在班级一切活动中的东西。它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

6、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班级文化涉及到与班级有关的各类人群,既包括我们以往比较关注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我们容易忽略的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而教师与教师之间是合力的关系,教师与家长之间是互补的关系。(二)以生为本“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视角去看待班级文化的营建;就是以学生的积极性与能力去管理班级;就是以学生的全员参与去拉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就是班级文化的营建必须是满足全体学生审美需要与价值取向;就是班级是我的,我就是班级的主人。21(三)个性发展教

7、育所面对的学生从来都是置身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同时又是富于自身特色的能动的集体和个体,所以教育的基本职能理应是两个: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与个性化。加之生存环境的日益开放、丰富和多样化,表现出对人的丰富个性的强烈需求。而传统的教育实践(特别是基础教育)对人的个性发展的追求,与对社会职能的追求相比显得苍白无力。但从整个世界发展的经验来看,这种单纯的“社会本位”取向,其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社会的发展反而缓慢;而一个尊重人的个性发展的社会却人才辈出,欣欣向荣且发展迅速。班级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环境,班级文化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源泉,学生

8、个性发展是在班级文化背景下的活动和交往中实现的。三、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方法(一)课题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2008年2月—2008年6月)(1)制定本课题方案,并请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