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一名优秀教师

怎样做一名优秀教师

ID:38746748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8

怎样做一名优秀教师_第1页
怎样做一名优秀教师_第2页
怎样做一名优秀教师_第3页
怎样做一名优秀教师_第4页
怎样做一名优秀教师_第5页
资源描述:

《怎样做一名优秀教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怎样做一名优秀教师曾读过这样一篇文章《假如我是学生》,其中有几句话是这样说的“假如我是学生,我会希望您能用笑容代替烦躁,用宽容代替指责,用大海一样浩淼的胸怀孕育我们的成长、进步”。“您能包容我们的缺点,哪怕是一点半星。您永远不会对我们说‘真笨!’‘你蠢到了极点!’‘你太调皮了!’”“假如我是学生,我希望您跨进我的家门的第一句话是:‘这孩子真不错,今天······’,而不是‘这孩子总犯错误,我真是没有办法······’。”对我的震动很大。同时也引起了我对“怎样才能成为优秀的教师”的关注和深思,结合我校的十六字教学模式的改革实际经验现

2、从以下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做学生的“引路人”。学习不仅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课堂学习。相对于新的教育形势和交互性学习手段来说,以往“学习”的概念既是狭隘的,也是落后的,只会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堂学习的学生并没有真正学会学习。学会学习的含义是:学会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能够通过探索独立地进行有效的学习。我校根据当前教育改革新形势提出的“双主并举、合作探究”恰好符合这一点。当然,每个人都可以发现一些特别的方法。但对于青少年整体来说,最适合的就是“自发式学习”。关于这一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帕博特教授有着非常独

3、特的见解。他指出,教育界应该对目前通行的学习方式进行“反省”。因为青少年先天具有“依我为主”的探索性学习方式,但学校教育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他们这种自然的学习方式。在以往的课堂上,教师倾向于向学生灌输“知识”。帕博特认为,学习并非指学习学校的知识,而是指学习如何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理想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并知道自己可以控制事物。为达到控制某种事物的目的,他们“学着(或尝试)去学习”。这种学习方法将赋予学生一种能力:他们不用花很多力气去了解世界上的每一个科技进步,但如果他们想要的话,他们知道自己可以做

4、到,并且知道怎样做到。不过,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还需要一个拐杖帮助他们把握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我校推出了“学案导学”这一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真正史学生的“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综上所述我认为:未来的好教师将不仅仅向学生指出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那个地方可以找到信息,还要会艺术的向学生提问、启发或鼓励学生。但教师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是引导他们,而不是塑造他们。在未来社会,优秀的教师将是一个“教练”、学生的伙伴和具有创造性的人。教师的概念可能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并从根本上结束传统的以教

5、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二、以平凡、尊重、理解的心态去看待学生文化。刚刚从“酷毙、帅呆”等学生语言文化的困扰中走出的李老师,又开始头疼了。近来,还则们有一阵风似的四处搜集《网络帝国》、《坏蛋是怎样炼成的》等网络小说了。他们不但可后聚在一起争论不休,为了节省时间更是发展到课堂上传阅······决不能容忍“网络暴力文化”继续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李老师开始实施他的堵截方案了:严厉训斥、集体反省、逐个突破、全面收缴!可结果呢———冲突激化、情绪对立。面对现状,李老师深深叹息道: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难以控制和把握了!类似的故事在现

6、实中已非罕见。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如今的教师角色在现实面前如此脆弱?究其根源,还得归咎于传统的师权观念和狭隘的“文化”意识,归咎于生疏、军队式的师生感情。其实,这些学生文化,代表着青少年世界的经验,蕴含着学生特有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它是“个人社会化”的必要途径和有效资源。教育者急需反省和思考:我们到底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学生文化”?答案只有一个:充分尊重、理解和关爱。随着社会传播媒介的发达和普及,教师已不再是输送文化的唯一使者,教师应拨开神圣的光环,撇下冷峻的面具,怀着平常心、宽容心,走进学生,关照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的文

7、化需求,用坦率获取坦率,用整个人去影响整个人,努力实现人格对等的交往,构建和谐宽松、平等相处的师生关系。当代青少年的主体意识普遍增强,“尊重、解放”的内在需求愈加强烈。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世界,他们渴望成人世界的认同和理解,他们需要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教师应关照这份需求,看到学生文化合理积极的一面,善于发掘其中富有批判性、创造性和未来思想的教育潜力。教师应主动从文化的中心退向边缘,让学校还原为学生发挥作用和影响的舞台,让学生在文化的创造中猎取信息、和谐发展,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保持对生活的愉快感受,保持对未来不息的追求。不能把这种

8、追求意识抹杀在萌芽状态。教师应放下“权威”的架子,以孩子为师,深入到学生中去,接触、体察、理解那些为学生所神往和珍惜的文化信息。教师要善于运用“心理移位”“稚化”自己的感情,力求像学生那样去感知、体验和思索,与学生一起切磋、探讨,努力寻找教师文化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