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化异同-古代年龄汇总(全)

中英文化异同-古代年龄汇总(全)

ID:38754222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8

中英文化异同-古代年龄汇总(全)_第1页
中英文化异同-古代年龄汇总(全)_第2页
中英文化异同-古代年龄汇总(全)_第3页
中英文化异同-古代年龄汇总(全)_第4页
中英文化异同-古代年龄汇总(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英文化异同-古代年龄汇总(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英文化异同-古代年龄汇总(全)中国古代年龄称谓(中英表达法以及涵义)从中国古代年龄称谓这一角度对中华文化略见一二。中国古代对年龄的称谓很有讲究,不仅对男性和女性有这明显的区分,而且其中更是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文化气质。1,襁褓(swaddling['swɔdliŋ]clothes):不满周岁。Lessthanonefullyearoflife襁褓表示刚出生的婴儿;襁指婴儿的带子,褓指小儿的被子;后来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语出《论语·子路》:“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矣”。“孩子刚出娘胎,刚一享受活动和伸展肢体的自由时,人们又重新把他束

2、缚起来。人们用襁褓把他包着,把他放在床上这样睡着:头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两腿伸直,两臂放在身子旁边,还用各式各样的衣服和带子把他捆扎起来,连位置也不能挪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父母出于爱孩子和保护孩子之心,给孩子缚上襁褓,却殊不知再无形中也限制了孩子的自由。中国父母保护孩子的行为在西方人看来成了对孩子天性的束缚。2,孩提(infancy=earlychildhood幼年初期):两至三岁。2-3yearsold3,始龀[chèn](开始长牙齿growpermanentteeth恒齿恒牙)、髫年[tiáonián](youngage/childhoo

3、d):女孩七岁。4,始龀、龆tíao年(换齿replaceteeth):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5,总角:幼年childhood泛称。6,垂髻[jì]之年:指儿童children。(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7,黄口:十岁以下。Undertenyearsold8,幼学:十岁。Tenyearsold(《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9,豆蔻年华abloominggirl/marriage

4、ableage:女子十三岁。束发:指青少年。一般指15岁左右。古人认为15岁应当学各种学问和技艺15岁也是正式成人前的重要标志,所以要将头发束起来,不仅表示庄重,也代表着一种“中正”的观念,寄托着男子正式人格和志向的确立的愿望。及笄:指女子15岁。“笄sth.thatfastenhair”即发簪(hairpin),用发展将头发盘起来,行笄礼,表示女子已到出嫁的年岁。(现代VS古代)重男轻女---男子要努力读书,求取功名,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着主要的责任,扮演着更具有主导地位的角色。而女子的地位明显不如男子,始终被束缚在家庭中,在社会生活中处于被歧视和压抑

5、的地位,这种现象到了明清时期日益明显,“三从四德thethreeobediences[ə'biːdiəns]andfourvirtues”“三纲五常principleoffeudal['fju:dl]moralconduct”“七出之条(不顺父母/无子/淫/恶疾/妒忌/多口舌/道歉)”的观念成为了中国古代女子身上的沉重枷锁。10,弱冠comingofageat20: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弱冠礼对古代男子来说是成人的标志。仪式隆重而庄严,冠礼在宗庙举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为行冠礼crownceremony的青年加冠三次,

6、分别代表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赐上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的观念中男子20岁开始真正求取自己的人生,走出家门,承担起社会责任,由此也树立起了汉民族传统的文人形象。11,而立:三十岁。Amanshouldbeindependentattheageofthirty.立”表示作为个人的价值观已经确定,有了独立的人格,开始独立的面对人生的种种困难,立于人世间,同时塑造起了男子当顶天立地的形象。12,不惑(nodoubt):四十岁。弱智不惑awisemanisneve

7、rconfusedThewisethefortyyearsold.四十不惑古人认为40岁经历了人生的种种,不再对自身和世界迷惘不清,形成了自己的判断力,有自己的能力辨别善恶,美丑,忠奸等等,体悟了更多的人生道理,心境也日渐开阔和明晰。13,(知)天命Fate/destiny(God’swill):五十岁。预示着人生过半,能够感受到天地间的必然规律和人生注定的命运,更通透的看清了人和世界的关系,将很多事都已经看开了,想通了,不汲汲于凡尘俗世,获得了更逍遥淡定的人生态度。(《论语/'ænəletks/theAnalectsofConfucius》:子曰:

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4,耳顺、花甲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