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消化和吸收》复习课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消化和吸收》复习课

ID:38774937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9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消化和吸收》复习课_第1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消化和吸收》复习课_第2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消化和吸收》复习课_第3页
资源描述: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消化和吸收》复习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2、熟悉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3、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二、教学重点1、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2、说出小肠的结构与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三、教学难点1、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2、小肠的结构与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四、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食物中的营养了解,但是学生对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尤其是对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并不是完全理解的,做题过程中经常一头雾水。因此,让学生在理解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掌握食物的

2、消化与吸收。五、教学策略课前让学生制作小肠的模型,结合模型、微视频和教材,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组织教学。介绍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时,结合表格,分组讨论,学生对照模型讲解整个消化过程画消化曲线图并讲解。注重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用模型呈现小肠结构特点。习题采用导学案形式,训练学生做题能力。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引入(2分钟)1、王俊凯有低血糖症,在录制节目的时候晕倒了,如果你是王源,你会选择下面的哪一个来帮助他快速恢复?过渡:为什么选葡萄糖而不是面包?2、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复习的人体的消化和吸收。考标要求、考点分析面包要经

3、过消化才能吸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明确复习目标复习知识点(25--35分钟)1、那我们先弄清楚究竟什么是消化?什么是吸收?(食物中六大营养物质都需要消化才能吸收吗?)2、完成导学案上的消化系统的组成,填出各器官的名称(拍照同屏)3、过渡:消化道是食物经过的通道,消化腺的作用是什么?请阅读教材P29,完成表格板书:消化道和消化腺提醒学生讨论,交流答案4、请同学们分消化腺的种类回答,并板书5、找找表格中有什么特殊的地方6、同学们见过脂肪被胆汁乳化为脂肪颗粒的样子吗?我们来看一个视频7、请一位同学解释一下脂肪被乳化成脂肪颗粒有什么用?习题巩

4、固8、我们再回到消化腺的这个表格,这个表格可以帮助我们攻克本节课的重难点,三个大分子有机物的消化。我们以淀粉为例分析。请同学们在表格中找到有淀粉酶的地方。生物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数学上的曲线图、柱状图等来表示数量的变化,我们一起画一个淀粉的消化曲线图。横轴表示的是消化道的名称,纵轴表示的是营养物质未被消化的百分比。1、齐读教材P30第一段话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可以直接吸收,不需要消化2、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消化系统的组成3、完成导学案表格:消化腺的作用4、学生一边听一边判断对错5、胆汁不含酶,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肠液和胰液中有多种酶等等6、学生

5、观看微视频《胆汁的乳化作用》。7、增大脂肪酶与脂肪的接触面积8、唾液、肠液和胰液中有,淀粉可以在口腔和小肠中发生化学消化全班一起画淀粉的消化曲线图,并写出淀粉的变化过程强调化学消化和物理消化的区别检测课前复习;针对错误点讲解训练学生自主学习,分析教材能力生生评价训练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兴趣以淀粉为例教学生分析营养物质化学消化的方法教学习方法而不是知识4、现在请参照我们刚刚分析淀粉消化的方法,小组讨论完成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曲线图,并在曲线下降的地方写出营养物质的变化和起作用的消化液5、从蛋白质和脂肪中分别选取1组做代表讲解营养物质的

6、化学消化过程6、从曲线我们可以总结一下7、换种方式,用表格总结8、习题巩固9、翻到教材P30,从资料分析中总结出小肠的特点,并且分析这些特点是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有关还是消化功能有关?还是与消化吸收都有关系?10、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老师带了一副完整的小肠给大家看(将小肠在教室拉直展开)。展示小肠模型16、消化系统里还有哪些是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9、第一、二大组完成蛋白质的曲线图;第三、四大组完成脂肪的曲线图10、学生展示讲解曲线图11、淀粉消化起始部位是口腔,蛋白质消化起始部位是胃,脂肪消化起始部位是小肠,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12、选取后进

7、生回答13、完成导学案上习题14、学生根据资料分析小肠特点和功能学生举例说明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小组合作注意引导生生评价,对表现好的地方多表扬培养学生资料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课堂小结(2-3分钟)1、课堂总结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整体。作业1、布置作业——课后用思维导图总结本节内容1、完成思维导图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