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二首  登飞来峰

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二首  登飞来峰

ID:38784594

大小:1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9

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二首  登飞来峰_第1页
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二首  登飞来峰_第2页
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二首  登飞来峰_第3页
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二首  登飞来峰_第4页
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二首  登飞来峰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二首  登飞来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登飞来峰教材内容分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这文苑之中的一朵奇葩。本单元所选以“角度”为主体的两首诗,一首是北宋文学家、积极推行政治变法的王安石所写的《登飞来峰》;另一首是北宋大文豪苏轼的名诗《题西林壁》。这两首诗作者都是在观峰写景之余,揭示了全面、正确看待事物,必须站在一定角度的深刻道理。  学情分析:  以往,学生所学的诗大多是以写景状物为题材,对于蕴涵着深刻人生哲理的诗则是初次接触,因而在学习体会诗的含义上,会有一定的难度。然而,自2001年我市启动古诗文诵读工程以来,我校积极响应,每学期各个年级的学生都会背诵

2、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在理解古诗方面也有了较好的基础,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也很高。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古诗词的教学更是如此。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理解、品析欣赏,从而正确体会和把握古诗词的内容和情感,逐步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品评赏析能力,更加喜欢古诗词的学习,更加热爱祖国优美的古诗词文化。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情景。  2.体会“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的不同寓意,感悟诗中蕴涵的深刻哲理。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诗。会默写。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体

3、会诗中蕴涵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1.飞来峰的图片介绍。  2.课前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渲染气氛。  1.引言:同学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这文苑之中的一朵奇葩。我们以前学过北宋大诗人王安石的很多诗,现在就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来背一背。  2.师生共同背诵《泊船瓜洲》《春日》。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王安石的诗——《登飞来峰》。4.读题,解题。  二、流资料,了解背景。  1.课件出示飞来峰的图片。  师介绍: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在今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有"东南第一山"、"武

4、林第一峰"等多种称呼,为西湖"八大景"之一。  2.学生交流关于作者的资料。  师补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今宁波)任知县,任职期满后回江西临川老家时,路过杭州,登上飞来峰塔顶,面对眼前广阔的视野,想到鸡鸣见日升的情景,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这一年他

5、正好三十岁。  三、解诗意,诵读体会。  〈一〉初读  1.自读。  2.指名读,正音。  3.齐读。  <二>.理解诗意 1. 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塔很高。  闻说:听说。  畏:害怕。  遮:遮挡,遮住。  缘:因为、由于。  2.逐句理解,并把自己的理解说给同伴。  3指名说每句诗的意思,师生补充评议。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我”登上飞来峰高高的塔顶,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就能看见太阳升起。)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怕浮云遮挡住远望的眼睛,只因

6、为我就站在了飞来峰的最高层。)  <三>、再读,整首理解,提出疑问。  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2.生自由说诗意,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  3.指名说诗意,师生补充。  <四>品读,体会诗的含义。  1.师范读,生闭目想象诗的意境。  2.生自读体会。  3.为什么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4.生自由发言。  5.师小结:  要想看得远,视野更开阔,就必须登上最高的一层。只有站的高,才能看得远。<五>、诵读,表达情感。  1.师谈话:王安石一生都致力于变法革新,他

7、满怀着要求改变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雄才大略。此时,当他登上塔顶,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憧憬与展望。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把诗人的这种感情读出来。  2.学生练读。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指导。  4.齐读。  <六>、练习背诵。(个人背,指名背,齐背。) 四.拓展延伸1. 作者以写山告诉世人深刻的人生哲理。提起山让我不得不想起中国的五岳,谁知道中国的五岳指的是哪几座山?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张华山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2有一个故事这样说:一对老夫妻有两个儿子,老大卖雨伞,老二

8、卖太阳镜。因为两兄弟的生意与天气有很大的关系,老两口便时常为天气或喜或忧。每天起床,两位老人的第一件事便是开门望天,不管是晴是雨,总会引发他们各不相同的感叹。如果是晴天,老奶奶就唉声叹气:“今天大儿子的伞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