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复习之文言文句子翻译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复习之文言文句子翻译

ID:38786809

大小:14.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9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复习之文言文句子翻译_第1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复习之文言文句子翻译_第2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复习之文言文句子翻译_第3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复习之文言文句子翻译_第4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复习之文言文句子翻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复习之文言文句子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复习之文言文句子翻译》教学设计永宁四中王琦《中考复习之文言文句子翻译》教学设计永宁四中王琦教学目标: 1.落实考试说明训练,集中训练文言句子的翻译的能力。 2.掌握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3.加强踩点得分意识,提高文言句子翻译能力。 备考策略:文言文翻译练习,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 准确翻译文言文,必须注意三点: 1.正确地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即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句子在文中的直接意义和隐含信

2、息。 2.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翻译,做到文从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畅。 3.在翻译时要注意句意表达的完整和关键实词、虚词的用法。 一、引入:读下面的文言句子,给老师的翻译找错误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翻译:况且想要和平常的马相等不可以得到,怎么能让它跑千里呢? 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翻译:鞭打它不用正确的道理,喂养它不让它吃饱,它叫却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拿着鞭子靠近它。 鞭策它,不按照正确

3、的方法(或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却拿着鞭子走到它跟前。二、考题回放:2013年中考文言句子翻译题: 把“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 参考答案:(我)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 2012年中考文言句子翻译题: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参考答案:(假如不是正午或晚上,是不能看见太阳和月亮的。 (2)至于夏水襄陵。 参考答案:(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三、方法指引:(一)、文言文翻译

4、的基本原则: “信”,翻译要准确无误,忠于原文。 “达”,就是通顺畅达,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习惯,没有语病。 “雅”,有一定的文采,用词造句比较讲究,优美自然。 例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翻译:像那(要说那)太阳出来后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后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是山中早晨和晚上(的景象)。 (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开”“归”“暝”“晦”的意义各计0.5分) (二)、翻译的方式:直译和意译 1.直译,是按照原文的词语和句式逐一对译,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和句式。如

5、: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 译: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直译要求这样字字有着落。 2.意译,是根据原文的意思去进行灵活的翻译,可以改变原文的词数、词序和句式。如: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岳阳楼记》) 译:天上的云雾一扫而空,皎洁的月光照亮了千里方圆,月映水上如金光闪耀,月影象一块圆圆的玉璧沉落在水底。 这个例句的译文,适当地增减了词语,调动了词序,这就是意译。(三)、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留、补、删、调、换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

6、、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例如: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译: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郡守。 原句中的“庆历”、“滕子京”、“巴陵郡”等年号、人名、地名均可保留不译。 2.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译:(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一一作了回答。(桃源中有的人)便把(渔人)请到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殷勤款待(渔人)。 3.删:即删去不译的

7、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如: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译:打仗,是靠勇气的。(“夫”为发语词,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删去。)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译:山北面有个名叫愚公的,年纪将近九十岁了,向着山居住。 以上两例加点的“夫”与“而”,只起语助和连接的作用,无实在意义,应不译。4.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这种方法在古

8、文翻译中用得最多。中考几乎年年考到。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翻译时应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即“你太不聪明了。” 又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何陋之有”翻译时应调整为“有何陋”,即“有什么简陋呢?” 5.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