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报告

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报告

ID:38803104

大小:18.08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6-19

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报告_第1页
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报告_第2页
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报告_第3页
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报告_第4页
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报告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摘要】本文描述了一例因落选入党积极分子而引发的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过程。求助者是一名大学二年级学生,在班里担任班长,每学期被评为优秀班干部,但在本学期班里选举入党积极分子时落选,自己觉得很丢人,同时觉得同学们不认可自己的工作能力,认为自己没有前途,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的情绪及躯体症状,无心工作与学习。咨询师根据求助者问题的特点,与其共同协商后决定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辅导与帮助,经过五次咨询,并辅以挫折应对能力训练,使其情绪及躯体症状基本得到了改善,提高了学习及工作效率,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主题词

2、?一、 一般资料1.人口学资料林某,女,19岁,学院医学系大学二年级学生,身高1.65米,体型瘦弱。2.个人成长史林某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是独生女。母亲孕期身体健康,足月顺产,林某自小发育正常。父亲是医院放射科大夫,母亲是中学教师,上初一时父母分居,林某主要由母亲照管。高中一年级时父母离异,林某跟母亲一起生活,母亲一直没有再婚。林某天性好强,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是个好学生,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从小学开始就一直担任班长,年年被评为优秀班干部。母亲比较严厉,对她的期望值很高。因为怕母亲失望,林某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凡事尽量做得尽善尽美,因此,林某几

3、乎将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班级工作和学习上,除了此之外,林某几乎没什么兴趣爱好,与同学交往尚可,有几个好朋友。经询问,林某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它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3.精神状态来访时该学生忧心忡忡、情绪明显低落,但思维逻辑清晰,语速正常,未查及幻觉、妄想及其他感知觉障碍,自知力完整,愿意与咨询师配合。4.身体状态入学体检无重大躯体疾病。1个多月以来时常感到头痛、经常失眠、食欲差、体重明显减轻。5.社会功能学习效率较之前明显降低,课堂上经常发呆或走神,班级工作上也不如象以前那样积极,有时还会出差错。社会交往较以前有些退缩,但生活

4、可自理。6.心理测验结果(1)症状自评量表SCL-90(1~5级评分)躯体化 强迫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其他 总分2.2 1.6 2.9 3.5 3.2 1.2 1.3 1.5 1.5 1.4 199(2)焦虑自评量表SAS:粗分44,标准分为55。(3)抑郁自评量表SDS:粗分54,标准分为67。二、求助者主诉与个人陈述主诉:最近1个多月以来情绪低落,一想起没有被选为入党积极分子的事就想哭,入睡困难,有时还会失眠。白天觉得筋疲力尽,做什么都没心情,静不下心来学习和工作,也不愿意与同学们说话。个人陈述:我来自一

5、个单亲家庭,从小就体会到了母亲带我的不容易,所以就特别想出人头地,向别人证明单亲家庭的孩子也会很优秀。我学习一直很努力,从小学开始,我就任班长,班级工作一丝不苟,每学期被评为优秀班干部。去年入学后,我被老师指定为班长,我工作很努力,勤勤肯肯地,自认为没有什么对不起同学们的地方,可是这学期一开学,班里选入党积极分子,我本以为没什么问题,可是以1票之差落选了。我觉下去了,可是又怕妈妈伤心,所以心情郁闷,1个多月了,我一直吃不下,睡不好,老想哭,没有人可以诉说,因此就来麻烦您了。三、咨询师的观察和其他人反映1.咨询师的观察求助者自己前来求助,刚进

6、咨询室时显得心神不定,入座后视线游离,不敢与咨询师对视,压抑拘谨。叙述情况条理清楚,回答问题能抓住要领,注意力集中,思路清晰,但情绪低落,始终面带愁容。迫切希望改善自己目前的状况。2.他人反映无耻的网学网一直抄六-维lwfree论文网上的论文求助者的辅导员反映,求助者是班里的班长,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工作完成的很好,每学期都被评为优秀班干部,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是非常要强,事事都要争先,偶尔受到批评,求助者都很在乎,会难过好几天。最近1个多月以来,明显感到求助者的心情很不好,感觉她好像很疲惫,工作不如以前积极,有时还会出差错。四、评估及诊断(一

7、)综合分析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心理状态的评估:1.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对自己的状况有自知力,思维逻辑正常,情绪低落,精神上略显疲倦。但可以正常表达情感,自控能力较强,人格相对完整且比较稳定。2.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社会功能轻微受损,社会交往较以前略有退缩。3.求助者问题的关键点:求助者所有表面的症状都是由落选入党积极分子这一事件引起的应激反应,其背后的实质是:由于家庭环境(单亲家庭)及教养方式不当而使求助者形成了争强好胜,追求完美,自我要求高等人格特点,从而使得求助者在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信念。4.求助者问题的性质

8、:根据郭念锋教授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该求助者可排除重性精神病。理由:该求助者的主客观世界是统一的,对自己的症状能自知,内心感到痛苦、压抑,能主动寻求帮助;心理活动内在协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