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奇险怪不平之鸣x

雄奇险怪不平之鸣x

ID:38808130

大小:583.39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6-19

雄奇险怪不平之鸣x_第1页
雄奇险怪不平之鸣x_第2页
雄奇险怪不平之鸣x_第3页
雄奇险怪不平之鸣x_第4页
雄奇险怪不平之鸣x_第5页
资源描述:

《雄奇险怪不平之鸣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韩孟诗派之领袖——韩愈雄奇险怪,不平之鸣韩孟诗派总论唐诗发展到杜甫之后的大历年间,陷入了一个瓶颈期。这个时期的诗坛不乏才子,却少生气。诗歌创作趋于扁平化、格式化,在艺术手法上虽然纯熟,思想内容和个人情感方面却不很到位。于是到了唐宪宗大和年间,诗坛终于掀起了两股革新的风暴。一者是以新乐府运动为平台、以平易浅近为风格、以针砭时弊为内容的元白诗派;另一个则是与古文运动相呼应、以险怪奇特为风格、以不平之鸣为主旨的韩孟诗派。其中,尤其以韩孟诗派更为强调诗歌创作的个性,开创了中国诗歌创作的新境界。韩孟诗派总论韩孟

2、诗派以韩愈为首,这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韩愈在当时不仅是一代文宗,而且是大儒,学问和文章都非常好。其次,韩愈的职务虽然也不是非常高,但在韩孟诗派中却已经是人所不及的了。并且,韩愈与许多大文豪都有很好的交情,又能够礼贤下士。不过,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还是因为韩愈自己一贯的政治与文学主张代表了当时一大批寒门文人的心声。韩孟诗派的主要人物,大都是下层的低级官员,甚至根本就没有当官的文人。这些人对中唐时期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非常不满,对自己卑微的出身愤懑不平,将自己的怀才不遇与国家社会的黑暗联系起来,既悲愤于自己

3、的生世,又感概时局之不顺。总之,这一批人的共同诉求,就是抒发自己胸中的不平之气,但又始终有些畏缩怯懦,终究比不上韩愈在险怪之外,还自有一股干云豪气。韩愈其人大历三年(768),韩愈出生于长安。甫满二月,母亲去世。三岁时,父亲去世。长兄韩会承担了韩愈的抚养事务,但韩愈十二岁时,韩会也去世了。在长兄家中这段时日,韩愈和在辈分上是他侄子、年龄却相差不远的韩老成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后来韩老成去世,韩愈写下了著名的《祭十二郎文》。贞元八年(792),韩愈二十五岁,进士及第。韩愈虽然幼年失怙,但仍然受到很好的教育,

4、特别是深受儒家经典的浸染,为他日后的政治、哲学主张打下基础。有人认为韩会是一个品行和能力都不怎么好的人,所以韩愈也不会好到哪去。这种推测是没有根据的,韩愈虽然没能拯救唐王朝的衰亡的命运,但他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都可称为巨擘,而他同情关心寒门子弟,对抗封建门阀的毅力和决心也是不可否认的。韩愈其人然而,好不容易考中进士的韩愈却一直没能通过吏部的选拔考试,一直到二十九岁才终于得到曾任宰相的董晋的赏识,随其赴汴州为幕僚。韩愈的长安生活十分窘迫,穷困潦倒。在当时,给权贵上书请求任用是很常见的事情,韩愈也少不了

5、做了很多这种事情。此外他也有不少诗文唱和,这都使得他的名气日渐增长。董晋虽然赏识韩愈,但毕竟也是外派官员,而且没多久就去世了,汴州陷入混乱。韩愈因护送其灵柩回到长安,躲过一劫。之后他投入曾经的朋友张建封的幕中,来到了徐州。但徐州的幕僚生活也十分平庸,而且韩愈向来直言不讳,终于造成两人不和。说也凑巧,韩愈刚一离开徐州,张建封就去世了,徐州于是大乱,韩愈再次幸免于难。韩愈其人贞元十七年左右,韩愈大约三十五岁,他第一次就任太学博士。任上写了著名的《师说》,阐明自己的教育和治学理念。后来他调任监察御史,与柳宗

6、元、刘禹锡等为同僚。但不久因得罪权贵,被贬为阳山县令。贞元二十一年(805),顺宗继位,韩愈得以召回。不久,永贞革新失败,顺宗被迫退位,宪宗继位。韩愈得到的任职是江陵府法曹参军,非常卑微的官职。不过半年之后,韩愈再次被召回中央,第二次出任太学博士。之后虽有调任,不过因为韩愈耿直无私,所以并没有什么升迁,几经波折,后来在元和七年第三次出任太学博士,并写下了著名的《进学解》。韩愈其人元和十九年,淮西吴元济反叛,在主战派宰相武元衡、裴度的坚决主张下,宪宗决意镇压。韩愈素来坚定地支持裴度等人的主张,因此随军前

7、往淮西。后来取得胜利,得到封赏并奉命撰写《平淮西碑》。但是,宪宗在取得胜利之后就失去了当初的魄力与热情,崇信佛教,甚至要亲自去参拜据说是释迦牟尼佛的手指骨的“佛骨”。韩愈站在儒家道统的立场上对此坚决反对,写成了《论佛骨表》劝谏宪宗。结果宪宗大为恼怒,想要杀了韩愈,幸有裴度等人竭力营救,最终改为贬潮州刺史,路上写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韩愈其人不过,韩愈虽然性格耿直,但面对困窘的现状还是做出了让步。在被贬之后他接连上书,一方面表达对不杀之恩的感激之情,一方面承认自己先前的上书在语气和辞藻上有不当之

8、处。不过倒是没承认自己反对佛老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宪宗大约也还是顾念韩愈的功劳和名声,所以没多久就把韩愈从广州调到江西宜春。后来宪宗去世,穆宗继位,韩愈再次回到中央,就任国子监祭酒,不久调任兵部侍郎。任上奉命出使成德,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得到朝野赞赏。之后韩愈历任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长庆四年十二月四日,五十七岁的韩愈与世长辞,归葬河阳祖坟,赠礼部尚书,谥文。孟郊生平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生于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卒于唐宪宗元和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