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膏方重在调》PPT课件

《小儿膏方重在调》PPT课件

ID:38813411

大小:353.58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6-19

《小儿膏方重在调》PPT课件_第1页
《小儿膏方重在调》PPT课件_第2页
《小儿膏方重在调》PPT课件_第3页
《小儿膏方重在调》PPT课件_第4页
《小儿膏方重在调》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膏方重在调》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儿膏方应用重在‘调’膏方,又称“煎膏”、“膏滋”,是最古老的方剂剂型之一,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膏方立意在于平调、缓图、长效,利用药物的偏胜之性,来纠正人体阴阳气血的不平衡,以求“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在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天人相应”的思想曾产生重大的影响,人需顺应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规律。四时之气,春为发陈,夏为蕃秀,主疏泄也;秋为荣平,冬为闭藏,主收摄也。膏方施治,宜于秋冬,特别是冬天,《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指出“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着骨髓,通于五脏。”可见膏方适宜在冬季调理。膏方在儿科运

2、用较广,尤其适用于体质虚弱、患有一些慢性疾病的儿童。小儿膏方治疗重在“调”。调,《说文解字》提到:和也。意在和缓、协调;膏方的“调理”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是密切相关的。我国古代医家关于小儿生理特点就有提到“纯阳之体”之说,清·吴鞠通《温病条辨.解儿难》云:“古称小儿纯阳,此丹灶家言,谓其未曾破家耳……。”指的是小儿先天禀受的元阳尚未耗散,成为后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充分体现了其生长发育旺盛、如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特点。吴氏亦运用阴阳理论,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的生理特点,“稚”指幼嫩尚未成熟,包括了机体柔嫩、气血未充

3、盛、脾胃薄弱、肾气未充、腠理疏松、筋骨未坚等特点,阐明了小儿时期的机体无论在形体还是生理功能方面,都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生长发育,才能趋向完善和成熟,概括即“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正是由于小儿机体不够成熟完善的生理特点,形成小儿的御邪能力较弱,抗病能力不强;儿科是哑科、儿童一般不会自述疼痛寒暖,若家长照料起居失慎,外易感受六淫之邪、内易伤乳食,及胎产禀赋等因素,导致小儿容易发病,形成了“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器清灵、易趋康复”的病理特点。北宋钱乙是中医儿科学术发展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家,他的弟子将其学术建树收集整理编写成《小儿药

4、证直诀》一书,书中将小儿病理特点概括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对儿科临床具有指导意义。明代世医万全在钱乙“脏腑虚实辨证”的基础上,提出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的观点,即所谓小儿五脏三不足两有余的理论,对后世探讨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具有进一步的指导意义,万全在《万氏育婴秘诀·五脏证治总论》中总括其源时谈到“有余为实,不足为虚”。小儿“肺、脾、肾”三脏多不足,其分布处于人体上、中、下三焦位子,上焦为心肺所居,功能输布气血,以温养肌肤筋骨,通调腠理,若雾露之溉大地,所以说“上焦如雾”。中焦属脾胃,功能腐熟消化吸收转输水谷精微,

5、通过肺脉化生营血,这种功能形如酿酒一样,故说“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主要指肾与膀胱的排尿作用和肠道排泄大便的作用,犹如沟渎一样,必须疏通流畅,故曰“下焦如渎”。基于儿童的生理病理特点,根据其体质,对于体虚者,膏方调理完全适宜。 小儿膏方治疗如何“调”,陈述如下:一、扶正祛邪、标本兼治邪正的盛衰变化,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和转归,都有重要的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正气与邪气斗争的过程。正气充沛,则人体有抗病能力,疾病就会减少或不发生;若正气不足,疾病就会发生和发展。因此,治疗的关键就是要改变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使疾病向痊愈的方

6、向转化。《内经》云“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扶正就是使用提高机体体质的药物,提高抗病能力,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适用于正气虚为主的疾病的运用。祛邪指祛除体内的邪气,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适用于邪盛为主的疾病。结合前面提到的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我们临床上较多见前来膏方应诊的患儿往往存在虚实夹杂,处在疾病缓解期、或带有病邪。如反复呼吸道感染,喉中有痰、晨起涕多、喉中不爽、食欲不振,属脾虚痰蕴,当以健脾化痰、益气培本;如哮喘,遇寒即发、痰鸣气促、平素乏力,面晄、纳差,属阳虚寒饮不化,当以温阳扶正祛寒化饮;又如小儿厌食,喂养失调、纳谷不馨、发稀形弱、大便干

7、结,属脾虚夹滞,当以健脾助运,消滞和胃。在膏方调理过程中认识到“正”“邪”之间的相互影响及疾病的转归发展,就要强调标本兼治的手段,即指不但消除了疾病表面的病征,而且根除了引发疾病的原因。一种病可能有多种表征,不同的病可能有相通的表征,同一个人可能有一种以上的病,要从表征上准确判断病的本质,从现象看到本质,才是根本。近代名中医秦伯未老先生就曾说“膏方非单纯补剂,乃包含救偏却病之义。”所以非标本兼治而不能取,兼有扶正祛邪、邪去则正安,正胜邪怯,正其治法。治疗时忌犯“虚虚实实之戒”,非纯补滥补、如在补益的同时,针对病邪,可以加入清热化痰化湿之品,清补并用、正

8、邪同治。二、肺、脾、肾三脏调理明代儿科名医万全在总结前人经验和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小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