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20课 狼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20课 狼

ID:38843397

大小:3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0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20课  狼_第1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20课  狼_第2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20课  狼_第3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20课  狼_第4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20课  狼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20课 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词的不同含义和多种用法。  2、正确、流畅地朗读,并能基本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3、揣摩语言,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4、能从文中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角度分析问题;关注社会,探究人与动物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把握古文朗读的方法,积累文言词语,体会语言的精妙。  2、逐步培养学生客观认识社会,对美好自然的关注。【教学方法】 诵读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

2、课件;搜集有关狼的文章及图片;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了解文言词语的多义现象;反复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圈点勾画,有疑难之处画上“?”;搜集与狼有关、带狼字的成语或歇后语,根据自己的了解画出狼的形象或与情节有关的画面。  6【教学内容】  《狼》出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之二,情节曲折紧张,语言描绘生动形象,既表现了狼的贪婪、凶狠、狡诈的本性,也突出了屠户的勇敢机智。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探讨故事情节,并训练求异思维,如:狼真的该杀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狼的图片,让学生对狼有一个先前的了解。  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上的是什么动物?在生活

3、中,你是否见过真正的狼?或许我们更多的只是在公园里、电视、图画、文学作品中了解过狼的形象。然后师生共同交流有关狼的知识:如狼外婆、狼和小羊、以及有关狼的成语、谚语或俗语,例如:引狼入室 豺狼当道 狼子野心 狼心狗肺 狼吞虎咽 狼狈不堪 狼狈为奸 狼奔豕突如狼似虎 声名狼藉 狼烟四起 鬼哭狼嚎 前怕狼,后怕虎 前门惧狼,后门进狼等。可让学生自由回答,激发学生的热情,并得出结论:狼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总不够光彩——反面的形象。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狼有关的作品《狼》。仔细看一看,这一作品是作者是谁?  二、推进新课(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略)(二)简介作者及作品6蒲松龄(

4、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然而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加深了他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他毕一生精力完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它语言简练,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郭沫若也曾评价

5、《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鬼刺虐入骨三分”。(三)朗读感知,疏通文意。1、教师范读一遍课文,读出紧张感,力求生动。2、提出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注意停顿,词义句义不懂处做记号。3、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横线画出不认识的或读不准的字词,查字典注音,能把课文顺畅的读下来之后,放声朗读。除注解以外,文中还有不懂的字词,要求学生当场发问,教师当堂解决。6重点解决的字词:惧:恐惧。从:跟随。故:原来(一样)。驱;追赶。窘:困窘。恐:恐怕。顾:看到。瞑:闭眼。暴:突然。毙:杀死。股:大腿。寐:睡觉。黠:狡猾。缀:原意是连结,文中意是紧跟。弛:原意是放松,文中

6、意是卸下。其它不论实词还是虚词,可不单独讲解,以能理解文意为准。4、学生齐读课文,做到不掉字、不倒字、不多字,有节奏。5、请几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学生对朗读情况作评价。(三)师生共同研习课文(以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为主,教师只点拨要点即可)1、这篇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叙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复述故事。)2、串讲课文并理清叙事顺序与结构。屠夫和狼的搏斗有一个过程,按照自然段的顺序来串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完整地叙述这个故事的。2、故事中的两只狼是是怎样的一个形象?思考: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狼的什么本性?(1)贪婪凶恶: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

7、,一狼仍从;后狠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狡诈阴险: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3、故事中的屠夫是怎样一个形象?讨论:文章如何刻画屠户的形象?(从人物描写方法并找出课文中的例句并就例句进行分析)(l)心理描写  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仍从。/恐——前后受其敌。/悟——6刀劈两狼。  一开始,屠户采用“投骨”之法,试图摆脱狼的跟从,说明他对狼的贪婪凶恶的本性缺乏认识并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结果失败。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两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敌”。发现麦场积薪后,急忙“奔倚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