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法.2.1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法.2.1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

ID:38880210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0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法.2.1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_第1页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法.2.1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_第2页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法.2.1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_第3页
资源描述: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法.2.1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2.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一)楚雄师院附中金春华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在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且会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求解一些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本节课要求学生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移项法则.并且会用移项法则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学习任务分析本节内容分三个课时完成,每课时所完成的具体任务不同.本课时主要内容是在学生进一步熟悉运用等式性质(一)解方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观察、归纳得到移项法则,并能运用这一法则求一元一

2、次方程的解.三、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悉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技能.2.在解方程的过程中通过分析、归纳得出移项法则,并能运用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3.体会学习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必要性,使学生在动手、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实用性.四、教学过程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引入;第二环节:巩固概念;第三环节:例题讲解;第四环节:知识小结;第五环节:练习巩固;第六环节:布置作业.环节一:复习引入解方程:5x-2=8.方程两边都加上2,得:5x-2+2=8+2.5x

3、=8+2.即5x=10.x=2观察:5x-2=8.得:5x=8+2.移项:把方程中的某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环节二:巩固概念选一选:下列变形符合移项变形的是()A:由5+3x-2得3x-2+5B:由-10x-5=-2x得-10x-2x=5C:由7x+9=4x-1得7x-4x=-1-9D:由5x+2=9得5x=2+9填一填:把下列方程进行移项变形(1)4x-3=5移项得()(2)5x-2=7x+8移项得()(3)3x+20=4x-25移项得()(4)1-1.5x=3x+2.5移项得()思考

4、:1:移项的依据是什么?等式的基本性质12:移项的目的是什么?使含有未知数的项集中于方程的一边(左边),不含有未知数的项集中于方程的另一边(右边)3:移项要注意什么?移项要注意变号(“+”变“—”,“—”变“+”)环节三:例题讲解例1:解方程:(1)2x+6=1;巩固练习:解方程:10x-3=9例2:解方程:3x+3=x+7小结:如果方程左右两边都含有未知数的项和常数项,在移项时,通常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的左边,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巩固练习:(1):5x-2=7x+8(2):-7x+2=2x-4例3:解方程:小结:当

5、未知数的系数为分数时,最后一步方程的两边应同时除以这个分数或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巩固练习:(1)(2)环节四:知识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哪些思想法?2:移项的目的是什么?3:为什么学习了等式的基本性质还学习移项法则呢? 环节五:练习巩固练一练:1:解方程:2:解方程:3:解方程:环节六:布置作业1:复习第2节135--136页内容;2:预习第2节137--138页内容;3:(1)136页随堂练习共4小题;(2)习题5.3第1题共4小题。五、教学反思教学中要注重“铺垫”与“打伏笔”,给后续教

6、学留好生长点;本课时教学成功与否与上课时用等式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学习是否到位有很大关系。本课引导学生体会新知识的引入与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由易到难,而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往往是化“新”为“旧”,这样一个研究数学的方法,会对以后的数学学习在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面给予启发和帮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移项法则的必要性,就像学习了乘法分配律还要学习去括号法则类似,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特别是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发学生思考,如让学生明白移项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还要学习移项呢?这样的问题可以促进优等生的思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