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 34 T 519-2005-双季茭白选种及繁育技术规程

DB 34 T 519-2005-双季茭白选种及繁育技术规程

ID:38886452

大小:153.3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20

DB 34    T 519-2005-双季茭白选种及繁育技术规程_第1页
DB 34    T 519-2005-双季茭白选种及繁育技术规程_第2页
DB 34    T 519-2005-双季茭白选种及繁育技术规程_第3页
DB 34    T 519-2005-双季茭白选种及繁育技术规程_第4页
DB 34    T 519-2005-双季茭白选种及繁育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 34 T 519-2005-双季茭白选种及繁育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519-2005双季茭白选种及繁育技术规程2005-05-30发布2005-05-30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519—2005前言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繁昌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繁昌县农委、繁昌县龙湖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海涛、方银来。IDB34/T519—2005双季茭白选种及繁育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优质双季茭白的定义、选种、繁种、育秧要求的各项技术规程。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淮河以南平畈圩区

2、及低山丘陵地区双季茭白的选种和繁育栽培。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茭白禾本科菰属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又名茭瓜、茭笋。2.2双季茭白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初夏和秋季均能孕茭。初夏采收的称为夏茭,秋季采收的称秋茭。2.3雄茭在茭白生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抽生花茎而不生茭白的植株,称它为“雄茭”或“强茭”。2.4灰茭在茭白生长过程中,部分植株中因黑穗菌繁殖迅速,其花茎刚抽生就被黑粉菌产生的孢子充满,茭肉显黑灰色,称灰茭。2.5游茭茭白母株地下茎生长出来的分株。2.6茭墩茭白田中丛生的分蘖株。2.7种墩植

3、株长势和肉质茎形态符合本品种特征,且无“雄茭”、“灰茭”、变异茭的分蘖株留作繁种的茭墩。2.8孕茭茭白植株中有效分蘖茎膨大伸长成肉质茎的过程。1DB34/T519—20052.9茭白眼茭白叶片、叶鞘交接处白色带状环斑的叶枕。2.10薹管茭白植株地上茎,呈短缩状。3选种要求3.1品种要求应选用表现出本品种特征的高产、优质、抗病能力强的早、中、晚熟品种,要求茭肉洁白、质地细腻、味鲜美。3.2种墩要求3.2.1外表必须具备本品种的特性,茭形好,节紧缩,薹管短,结茭多,茭肉嫩而油光洁白。3.2.2植株长势和肉质茎形态符合所栽

4、品种特征,生长势头相对稳定,生长整齐,成熟一致,带有适量的黑粉菌孢子的株体的植株和株丛(茭墩)。3.2.3全墩各分蘖孕茭期相对集中。3.2.4已过采收期的茭白,膨大时假茎一侧“露白”,茭白眼(叶枕)乳白色。3.2.5茭墩内无“雄茭”、“灰茭”、变异茭。3.2.6游茭的主茎生长饱满,符合种墩特征,其左右各有一支分蘖,对称生长,大致相当。3.3选种时间应在茭白表现出明显的品种特征的时期,即分蘖期至采收期均为选种适宜期。其全生育期一般经过3次-4次选种,初选在分蘖期至孕茭期,复选在采收期。坚持年年选种。3.4选种方法常用的

5、选种方法有以下两种,在生产中可结合应用。3.4.1墩株选种法3.4.1.1适用于早、中、晚熟品种。3.4.1.2夏茭采收前,选择好具有本品种特征的种墩,对选择好的种墩,及时在茭白叶片上端打一个结,或插竹棒等作标志。3.4.1.3夏茭采收后,起墩,植入繁种田中。3.4.1.4翌年连续选种,淘汰“雄茭”、“灰茭”。3.4.2游茭选种法3.4.2.1适用于早熟品种,可保持本品种早熟、优质的性状。3.4.2.2选择符合本品形态特征母株的同时,选择能体现本品特征优良游茭。3.4.2.3夏茭采收后,将游茭连根拔起,栽插入繁种田中

6、。3.4.2.4游茭量少且易发生异变,必须经过两年以上连续繁种,才能保证大田用种。4繁种要求繁殖种苗一般经过两年。4.1第一年,繁种4.1.1墩株繁种4.1.1.1在第二次采收茭白时,选优良种墩。4.1.1.2夏茭采收后,将选定的种墩连根挖起,剪去叶枕上半截叶片,利刃剖墩分株,每株带有一个分蘖。2DB34/T519—20054.1.1.3种墩分株按45cm*45cm的规格栽入繁种田中。4.1.1.4种苗定植至收获秋茭生育期间,连续观察和选种,再次去劣去杂。4.1.2游茭繁种4.1.2.1夏茭采收时,将选定的游茭小心采

7、去中间生有茭肉的中蘖,不伤其两边分蘖,4.1.2.2连根拔起,剪去上半截叶片,每株带有两个分蘖。4.1.2.3每穴1株,游茭种株按50厘米*50厘米植入繁种田4.2第二年,增加繁殖种苗的数量4.2.12月下旬-3月上旬,清地上部枯叶,从泥下3cm-5cm处割断薹管的根,挖出。4.2.2把分株芽排在田中,株间稍空,田间保持湿润。4.2.34月上旬,新株高15cm-20cm,连根挖出,利刃切开新蘖薹管。4.2.4按50cm*60cm的规格栽插入繁种田。5.2.5苗高25cm-40cm,除去病苗和变异苗。4.2.6整个生育

8、期间,继续观察和选种,拔除不良植株。4.3采收选定的种墩上秋茭,留下2支-3支茭白,便于积累更多养分过冬。5育秧要求5.1壮苗标准苗高30cm以上,带有2个-3个分蘖,无病虫害,无变异。全茭墩苗长势与大田大多数苗一致,本品种特征表现明显。5.2培育秧苗5.2.13月下旬,除去繁种田中茭墩地上老叶,从泥下3cm-5cm处割断短缩茎的根,把带分蘖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