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 34 T 483-2004大别山灵芝 栽培技术规程

DB 34 T 483-2004大别山灵芝 栽培技术规程

ID:38886623

大小:167.7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0

DB 34  T 483-2004大别山灵芝 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 34  T 483-2004大别山灵芝 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 34  T 483-2004大别山灵芝 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 34  T 483-2004大别山灵芝 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 34  T 483-2004大别山灵芝 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 34 T 483-2004大别山灵芝 栽培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483—2004大别山灵芝栽培技术规范2004-11-09发布2004-11-09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483—2004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

2、..........................................13菌种................................................................................14原木选择............................................................................15原木菌段............................................................................16栽

3、培场所............................................................................27栽培管理............................................................................2IDB34/T483—2004前言本标准由安徽国家农业标准化与监测中心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国家农业标准化与监测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耿天霖、秦绍新、陈萍、丁昌东、李婷婷本标准于2004年11月9日首次发布。IIDB34/T483—2004大别山灵芝栽培技术

4、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别山灵芝(赤芝)[Ganodermalucidum(Leyss.ExFr.)Karst.]段木培养料的原木选择、原木菌段、栽培场所及栽培管理。本标准适用于大别山灵芝(赤芝)的段木栽培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8406.2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

5、菜产地环境要求3菌种按本系列标准《大别山灵芝菌种》规定执行。4原木选择4.1树种除松、杉、樟、桉等含油脂及芳香刺激性气味的树种不能用于栽培灵芝外,其他阔叶树种可用于栽培灵芝。以壳斗科的栲树、苦槠类;杜英科的山橄榄;蔷薇科的山桃等为好。4.2采伐季节在每年的“冬至”后至“立春”前采伐。4.3原木规格直径6—13CM,以8—12CM为最佳。长度15—20CM。5原木菌段5.1装袋一般采用低压聚乙烯塑料膜袋,袋长33×34CM,周长为34×36CM,袋口一般用棉纱线扎紧。装入段木至满袋,缝隙用小木棍插实,段木两头填充木屑培养料,装入后袋口用棉线扎紧。装段木需防扎破膜袋,若袋破则应及时更

6、换袋膜。5.2灭菌采用常压灭菌,升温100℃后保持8~10小时。5.3接种5.3.1将待接种的料袋、接种工具等搬入接种室。5.3.2接种室按每立方米空间用40%甲醛10ml和高锰酸钾5g消毒。5.3.3进入接种室需换工作服和拖鞋并戴口罩,不得讲话以防交叉感染。1DB34/T483—20045.3.4生产种的菌袋外表用75%酒精擦洗,拔掉菌袋口棉塞,袋口再用牛筋扎紧,搬入接种室;解开段木料袋口的牛筋,用已灭菌的镊子镊去菌种表面的老菌皮,再用已灭菌的不锈钢汤匙舀取菌种,以每袋菌种接15—24袋段木料的菌种量植入段木料面.5.3.5接种后的料袋口内用已消毒的脱脂棉花塞上,袋口合拢并用牛

7、筋扎紧。5.4培养将接完菌的料袋搬入培养室中,在24—25℃温度条件下培养50—80天.5.5成熟菌段特性5.5.1菌丝洁白长满整个料面,个别料袋已出现原基;5.5.2接种段面出现黄色菌被;5.5.3手指重压菌木,略有弹性;5.5.4两段菌木间菌丝体紧密粘结。6栽培场所6.1地点选择选择平整开阔,通风向阳土壤PH值6~6.5无洪水之害,无污染的水稻田。环境质量符合NY5010标准要求。6.2荫棚6.2.1荫棚架采用平棚十拱形农膜架6.2.1.1荫棚架搭建栽培场四周间距4m立柱,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