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红分式方程教学设计

李永红分式方程教学设计

ID:38887739

大小:50.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0

李永红分式方程教学设计_第1页
李永红分式方程教学设计_第2页
李永红分式方程教学设计_第3页
李永红分式方程教学设计_第4页
李永红分式方程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永红分式方程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分式方程应用题的教学设计李永红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练地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2:使学生能熟练地列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学习审明题意、设未知数、列分式方程。难点:在不同的实际问题中设未知数列分式方程三、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六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这个环节中,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我设计了如下情境导入新课:分式方程的应用关键在一个字,就是“分”字,比如象

2、“太公分猪肉”,你应该会分,我拿18斤猪肉,要你分成6份,每份多少斤?如果要分成每份9斤,可以分为几份?列成表格:预分实分5总量18斤18斤分量斤/份=3斤/份9斤/份数量6份份=2份这里就有一道分式应用题:把18斤猪肉平均分开,如果实际每份分的斤数是预想每份分的斤数的3倍,那么实际分开的份数就比预想分开的份数少4份,问:预想分几份?你还可以编出怎样的不同应用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创设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问题的兴趣,自然又快捷地揭示本节课要

3、研究的问题,同时启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化的,防止学生形成思维定势。        2.分式方程模型的建立。这个环节我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首先,我设计了两个问题串:境头一:本单位有x间房出租,所有房屋出租的租金为96000元,那么每间房屋的租金是多少?镜头二:本单位一部分房屋出租,每间房屋租金为y元,所有房屋出租的租金为96000元,出租房屋的间数怎样表示?        设计意图:设计这两个问题串,为学生自主完成下面的开放题做好铺垫。        5自主完成:某单位将沿

4、街的一部分房屋出租,每间房屋的租金第二年比第一年多500元,所有房屋出租的租金第一年为9.6万元,第二年为10.2万元。        1、找出这一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根据这一情境,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借助表格来梳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解决你提出的问题中的一个。        解: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完成

5、后,请两个学生上台,分别讲解所提出的不同的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这个角度来说,让学生当“小先生”从而实现“兵教兵”,便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易唤起学生的共鸣。        3.分式方程模型的应用。某市从今年1月1日起调整居民用水价格,每立方米水费上涨 。小丽家去年12月份的水费是15元,而今年7月份的水费则是30元。已知小丽家今年7月份的用水量比去年12月份的用水量多5立方米。求该市今年居民用水的价格。5        可借助表格来梳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该环节在学

6、生独立完成后,用演双簧的方式,一生填表格的项,另一生同时指出自己所列方程的分式或整式所表达的含义。填表格的过程是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解释所列方程是数学问题生活化的过程。        4.分式方程模型拓展。题见《导学案》        5.分式方程模型总结。设计意图:出示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分式方程模型。        6.达标检测。设计意图:达标检测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拓展提高三方面,既巩固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又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通过设计方案,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使课堂延伸

7、到课外。      四、 教学设计说明:从教材角度来说,我一直在思索两个问题:       问题1.怎样设计,教学才会有梯度,而不是解决一个实际应用题,再转到解决另一个实际应用题的机械训练上?       问题2.本节课通过“房屋出租”引例的学习,再转为“居民用水”5例题的学习,几乎是在同一个平面层次,如何使得本节课的学习有立体感,让学生感觉有趣味,而不是固定模式的反复训练呢?      1、  针对“问题1”,我把“房屋出租”引例设置了两个问题串,便于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该引例,从而降低了难度,便于小步子、快反馈,追求课堂

8、学习高效化。       2、 针对“问题2”,我把“房屋出租”引例的学习引到了“居民用水”例题的学习,在教学方法上是由“扶”到“放”,在学习方法上是由师生交流、自主探究到合作交流、演双簧,揭示分式方程模型的原理。3、特别凸出用表格疏理题目的数据。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