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河流》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河流》

ID:38892315

大小:1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0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河流》_第1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河流》_第2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河流》_第3页
资源描述: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河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河流教学目标:1、从地图上找出外流河、内流河及河流分布特征。2、描述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3、说明长江、黄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重点:我国河流分布特征及长江、黄河的水文特征。难点:长江、黄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引入定标出示学习目标,引起学生重视二、探究指导1、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2、我国新疆北部,()河向北流入北冰洋。3、()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4、我国外流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水量超过全国河流总水量的()。5、长江发源于()山,注入()海,全长6300米,是我国()最长,()最广,()最大

2、的河流。6、长江划分上、中、下游的城市是()().7、长江是我国巨大的(“”)。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河段。8、自古以来,长江就是我国()运输的大动脉。人们把长江称为(“”)。9、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山,像一个巨大的几字,流入()。是我国()长河。10、划分黄河上、中、下游的城市是()、()。11、黄河()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有(“”)的说法。12、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提高,成为(“”)。13、治理黄河,在

3、上游();在中游();在下游()。三、当堂测评1、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2、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3、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4、我国外流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水量超过去过河流总水量的5﹪.5、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长6300米,是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6、长江划分上中下游的城市是宜昌、湖口。7、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8、自古以来,长江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人们把长江称为“黄金水道”。9、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流入渤

4、海,是我国第二长河10、划分黄河上中下游的城市是河口、桃花峪。11、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是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有一碗水,半碗泥的说法。12、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水流速度减慢,河水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13、治理黄河,在上游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四、分层达标学生分组竞赛巩固本节主要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