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 T 1056-2010 水稻抗二化螟性鉴定技术规程

DB51 T 1056-2010 水稻抗二化螟性鉴定技术规程

ID:38900934

大小:136.0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21

DB51 T 1056-2010 水稻抗二化螟性鉴定技术规程_第1页
DB51 T 1056-2010 水稻抗二化螟性鉴定技术规程_第2页
DB51 T 1056-2010 水稻抗二化螟性鉴定技术规程_第3页
DB51 T 1056-2010 水稻抗二化螟性鉴定技术规程_第4页
DB51 T 1056-2010 水稻抗二化螟性鉴定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51 T 1056-2010 水稻抗二化螟性鉴定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65.020.01B15DB51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1056—2010水稻抗二化螟性鉴定技术规程RuleofResistanceIdentificationtoChilosupperssalisWalker2010-2-10发布2010-3-1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51/T1056—2010目次前言.................................................................................Ⅱ1范围............................

2、....................................................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田间鉴定.....................................................

3、.......................25室内鉴定............................................................................26评价标准............................................................................2附录A................................................................................

4、4附录B................................................................................5IDB51/T1056—2010前言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大邑县植保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树林陈晓娟高方远吴继云II水稻抗二化螟性鉴定技术规程RuleofResistanceIdentificationtoChilosupperssali

5、sWalker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稻抗二化螟性的田间鉴定方法及评价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水稻抗二化螟性的室内鉴定的取样、接虫及评价标准。本标准适用于水稻对二化螟的抗虫性鉴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DB51/T885-2009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规程ISBN/S1676农作物抗病虫性鉴定方法3术语和定

6、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田间鉴定Fieldidentification.水稻参鉴材料种植于大田试验虫圃,通过满足发虫条件的方式鉴定水稻参鉴材料对二化螟的抗性水平。3.2对照品种Controlvariety在品种鉴定时设置相对已知的抗虫和感虫品种。3.3枯心指数Dead-heartindex参鉴材料的枯心率与感虫品种的枯心率的比值,单位为百分率(%)。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参鉴材料枯心率枯心指数=×100感虫品种枯心率3.4离体茎杆Invitrostem在水稻拔节期,剪取参鉴材料地上部分第二节以上的茎杆。14田间鉴定4.1抗虫圃设

7、置设在二化螟常发区。选择排灌方便、肥力均匀的田块。4.2秧苗移栽参鉴材料每份移栽30丛,每行6丛,行长1m,栽插5行,株行距17×24cm。顺序排列。不设重复。以水稻感虫品种(如汕优63等)作为四周保护行,保护行5行。大区间留走道1米。4.3虫源准备灯诱二化螟成虫。灯诱的方法:选择无风无雨天,将一张2×2m的白布挂在面向稻田的墙上约2米高处,布的前上方距离白布约20cm处悬挂200瓦白炙灯一盏。傍晚开灯,待螟蛾聚集灯下白布上,用直径2~3cm的大试管捕捉后放于产卵笼,让其产卵于干净秧苗上,人工采集卵块放于试管中。也可田间采集卵块。4.4

8、接虫分蘖盛期,每丛接1块50~80个卵粒的临孵二化螟卵块,夹在茎杆与第二叶或第三叶叶鞘之间的叶舌处。4.5枯心率调查待二化螟造成的枯心稳定后,逐丛调查分蘖数和枯心数,计算枯心率和枯心指数。调查结果记载于附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