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 T 1040-2010 水稻优化定抛栽培技术规程

DB51 T 1040-2010 水稻优化定抛栽培技术规程

ID:38900961

大小:141.7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1

DB51 T 1040-2010 水稻优化定抛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51 T 1040-2010 水稻优化定抛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51 T 1040-2010 水稻优化定抛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51 T 1040-2010 水稻优化定抛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51 T 1040-2010 水稻优化定抛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51 T 1040-2010 水稻优化定抛栽培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65.020.20B22DB51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1040—2010水稻优化定抛栽培技术规程Technologicalregulationsforoptimizedpoint-broadcastingrice2010-2-10发布2010-3-1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51/T1040—2010目次前言.................................................................................II1范围..................

2、..............................................................122规范性引用文件.....................................................................133术语和定义.........................................................................14栽培技术....................................

3、........................................1IDB51/T1040—2010前言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本标准由四川农业大学和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万军、刘基敏、樊雄伟、杨文钰、刘述斌、熊远俸、卢庭启。IIDB51/T1040—2010水稻优化定抛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稻优化定抛栽培的育秧、抛栽、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田间操作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四川及类似生态区,水源基本有保证、排灌方便、耕层深厚、保水保肥力强的

4、稻田。2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404-01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NY/T390-2000水稻育秧塑料钵体软盘NY/T1607-2008水稻抛秧技术规程DB/51/T277-1998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规程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DB51/T885-2009水稻二化螟防治

5、技术规程DB51/T883-2009稻瘟病防治技术规程DB51/T882-2009背负式机动喷雾器安全施药技术规范DB51/T328.3-2001无农药污染水稻病虫综合防治(IPM)技术规程33术语和定义3.1优化定抛optimizedpoint-bradcastingriceseedlings优化定抛是指采用旱育壮秧,按预设行穴距或抛栽位点,将带士秧苗分穴定点抛栽,使秧苗在田间呈相对均匀分布,并优化集成施肥、灌溉等的一项栽培技术。3.2免耕留茬standing-stubblesinno-tillagefield免耕留茬是

6、指在上一季作物收获后未经翻耕犁耙和去除前作立茬秸秆的稻田,使用除草剂灭除杂草后,灌水并施肥沤田,在立茬秸秆间抛栽水稻秧苗的稻田处理方式。4栽培技术4.1品种选择当地推广的主栽品种均可应用,以高产、优质、多抗的大穗型品种更适宜。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01国家标准二级以上的良种。4.2育秧技术4.2.1育秧方式旱地育秧按DB51/T277-1998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规程进行,培育中长龄(4-8)叶龄,秧龄30-55d)壮秧。塑料钵体软盘育苗按NY/T1607-2008水稻抛秧技术规程进行,培育适龄(4-6叶龄,秧龄30-

7、40d)壮秧。旱育秧型旱育保姆育壮秧,籼稻品种选用籼稻专用型,粳稻品种选用粳稻专用型,具体操作按使用说明。4.2.2播种技术4.2.2.1大田用种量1DB51/T1040—20102优质杂交稻种15kg/hm.4.2.2.2苗床地选择与耕整苗床地尽量与本田邻近,选择蔬菜地,或在本田留一定面积作苗床。4-8叶龄秧苗秧本比为1:11-18,苗床地面积40-60㎡。翻耕耙平后按DB51/T277-1998技术要求制作苗床。苗床少免耕旱育秧则于播种前,按2m开厢做好苗床,苗床宽1.6m,工作走道0.4m,将苗床表面3cm土壤刮到走

8、道上用于盖种,刮平苗床表面。4.2.2.3播种旱育秧采用药肥缓释高吸水种衣剂(旱育保姆)包衣,将包好的种子均匀撒播在苗床上。塑料软盘育秧则用床土调理剂配制营养土再播种。播种完毕后覆盖细土,然后再用喷壶浇湿,最后喷施旱育秧田专用除草剂。4.2.3苗床管理技术4.2.3.1出苗期一叶一心期,未用旱育保姆和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