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合作探究表格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合作探究表格

ID:38908247

大小:9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1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合作探究表格_第1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合作探究表格_第2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合作探究表格_第3页
资源描述: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合作探究表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河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教会学生学习河流的方法。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内容分析:《河流》一节是我国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学习了地形、气候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河流的基础知识。《以外流河为主》这部分教材是围绕着河流的基础知识,我国不同类型河流的特点,以及河流的水文特征而展开的,在此基础上,了解地形、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找出其内在的联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在地图找出我国主要河流,归纳我国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分布特点。(2)会运

2、用图文资料,分析内流河、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并会分析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因素。2.过程与方法:教师设计问题,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形式,运用地图与资料分析、归纳出我国河流的分布特征、水文特征的过程,明确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掌握分析河流水文特征的方法技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认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重点难点:重点: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分布特点;内流河、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难点:内流河、外流河的特征与地形、气候的关系。学习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读图分析、填表归纳

3、。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我国有许多大江大河,源远流长、风光秀丽,今天我们一同饱览我国美丽的江河。(课件展示河流的图片)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使学生对我国河流有一个初步认识。一、自主学习读42-43页课文,然后回答问题:1、找概念:流域、外流河、外流区、内流河、内流区、河流的水文特征。2、描河流,在课本42页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上,用红笔把主要河流描出来;并找出注入的大洋。然后再找学生上台指出主要河流。设计意图:通过找概念、描河流,使学生了解了河流的基本知识;找学生上台指出主要河流,目的是让学生及时巩固。为

4、进一步探究河流的水文特征及成因奠定基础。二、合作探究1、找出内外流区的分界线。思考:为什么外流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内流区主要在西北部?(提示:从气候方面考虑)2、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河流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补给水源影响因素外流河     内流河      3、比较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异地区 水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图归纳,初步认识我国内流河、外流河的分布特点,图片展示:内、外流区的分界线及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目的是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便于掌握。然后进一步填表归纳、对比内流河、外流河

5、的水文特征并思考成因,了解地形、气候对河流特征的影响。教会学生分析河流水文特征的方法。三、自主学习读课本44页“京杭运河”阅读材料,然后填空1、京杭运河是世界上长度最、开凿时间最的人工河流。2、京杭运河北起南到,全长千米,经过了、、、、、六省、市,沟通了、、、、五大水系。四、答疑解惑:通过本节学习,你还有什么疑惑?设计意图:让学生质疑,提出问题,解决疑难。五、小结第三节河流一、以外流河为主•外流河、内流河•内流区、外流区的分布特征•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六、达标检测1、我国河流大多分布()A、东南部外流区内B、东北部外流区内C、西北部内流区D、西

6、南部外流区内2、塔里木河的丰水期出现在夏季是因为()A、夏季地下水补给丰富B、流域内夏季降水丰富C、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D、夏季湖泊水补给丰富3、下图是四条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图。代表长江的是ABCD4、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是。5、连线题:把特征与河流连起来。•中国水量最大的河流长江•中国汛期最长的河流黄河•中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珠江•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黑龙江•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额尔齐斯河•中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课后反思:通过本节教学,学习目标基本完成,授课过程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改变了被动接受的方式,

7、学习效果较好,学生基本掌握。不足之处:课堂时间安排节奏把握不好,出现前松后紧,学生讨论时间不够充分,内容过多。设计的问题有的学生解决不了,难度较大;课堂气氛调控不自如,对学生激励措施不够,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困惑:图表不能同时展示,先展示图片,还是先列表?深度、广度应该到哪儿合适?课堂时间怎样安排合适?怎样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希望给予指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