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应用技术》PPT课件

《有限元应用技术》PPT课件

ID:38914901

大小:649.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6-21

《有限元应用技术》PPT课件_第1页
《有限元应用技术》PPT课件_第2页
《有限元应用技术》PPT课件_第3页
《有限元应用技术》PPT课件_第4页
《有限元应用技术》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限元应用技术》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限元应用技术任课教师:沈孝芹(工程机械教研室)E-mail:1921759594@163.com网上答疑:*明泉映雪*山东建筑大学论坛机电工程学院沈孝芹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限定选修课2.学时:总32学时,其中授课16学时,上机16学时3.本课程学习重点:在了解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以ANSYS有限元软件的学习为主,使大家掌握一种常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4.学习注意事项:加强上机练习,实践出真知5.关于实验周:14周有一周的综合训练第一讲有限元法绪论1.什么是有限元法2.有限元法的发展3.有限元法的用途4.有限元分析的典型步骤5.

2、常用有限元软件6.学习ANSYS常用网站1.什么是有限元法有限元法(FiniteElementMethod,FEM),也称为有限单元法或有限元素法,基本思想是将求解区域离散为一组有限个、且按一定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单元的组合体。由于单元可以被分割成各种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尺寸,所以它能很好地适应复杂的几何形状、复杂的材料特性和复杂的边界条件。它是将弹性理论、计算数学和计算机软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左图所示,为分析齿轮上一个齿内的应力分布,可分析图中所示的一个平面截面内位移分布.作为近似解,可以先求出图中各三角形顶点的位移.这里的三角形就

3、是单元,其顶点就是节点。从物理角度理解,可把一个连续的齿形截面单元之间在节点处以铰链相链接,由单元组合而成的结构近似代替原连续结构,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在给定的载荷作用下,就可以求出各节点的位移,进而求出应力.从数学角度理解,把这个求解区域剖分成许多三角形子域,子域内的位移可用相应各节点的待定位移合理插值来表示.例如:有限元模型真实系统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型是真实系统理想化的数学抽象。有限元模型由一些简单形状的单元组成,单元之间通过节点连接,并承受一定载荷。定义2.有限元法的发展1943年Courant第一次尝试应用定义在三角形区域上的分片连续函数和

4、最小位能原理相结合研究了St.Venant的扭转问题,这是有限元思想的提出。但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1956年Turener和Clough等用有限元法第一次得出了平面应力问题的正确答案。1960年Clough又进一步应用有限元法处理了平面弹性问题,并提出了有限元法的名称,这才使得有限元法的理论和应用都得到了迅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发展有限元法得到了迅猛的发展。3.有限元法的用途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一种现代计算方法迅速发展起来,这就是有限元法。它是50年代首先在连续体力学领域——飞机结构静、动态特性分析中应用的一种有效的数

5、值分析方法,随后很快就广泛地应用于求解热传导、电磁场、流体力学等连续性问题。目前被广泛地应用在航空、造船、机械、建筑、水利、铁道、桥梁、石油、化工、冶金、采矿、汽车等很多工程领域,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中有限元方法又大显伸手,得到了大家的信赖。这是一个直角支架的结构静力分析的例子左侧小孔固定右侧小孔下侧受压力作用ANSYS中支架计算模型ANSYS中计算模型的网格划分图计算得出的支架变形图支架应力彩图支架变形的动画图立体车库变形应力彩图立体车库变形位移图奥运鸟巢的有限元模型大型货轮的结构分析汽车相撞的动态分析这是一个对模型飞机翅膀的模态分析的例题4.有

6、限元分析的典型步骤连续体的离散化选择位移模型用变分原理推导单元刚度矩阵集合整个离散化连续体的代数方程求解位移矢量由节点位移计算出单元的应变和应力有限元分析流程图5.常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具有强大的非线性分析功能ADINA:以有限元方法为基础的大型数值计算系统,通过求解各种物理基本控制方程来计算各种结构、流体、温度场及多场耦合的工程问题。ALGOR:以其分析功能齐全、使用操作简便和对硬件的要求低,在从事设计、分析的科技工作者中享有盛誉。ANSYS:基于有限单元法的大型通用软件,涉及领域极其广泛,良好易用的图形界面(GUI),市场推广很好

7、。MARC:—据称最适于求解耦合场问题(热力耦合)6.学习ANSYS常用网站1.ANSYS英文:http://www.ansys.comhttp://www.ansys.net2.ANSYS中文:http://www.ansys.com.cn3.中国仿真互动:http://www.simwe.com4.中国机械CAD论坛:http://www.jxcad.com.cn5.中国钢结构论坛:http://okok.org6.工程师之家:http://www.engineerhm.com7.清华大学BBS:http://www.smth.edu.cn8.

8、同济大学BBS:http://bbs.tongji.edu.c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