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ID:38924136

大小:6.82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6-2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标准_第1页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标准_第2页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标准_第3页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标准_第4页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水泥稳定碎石是在一定级配的碎石中,掺入适当的水泥和水,按照技术要求,经拌和、摊铺,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及养护成型,可作为各级公路的基层(底基层),一般位于沥青混凝土面层或水泥混凝土面板下。市政道路工程可参照执行。2应用标准和规范2.0.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2.0.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2.0.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2.0.4《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

2、程》(JTGE51-2009)。2.0.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F9—2015)。2.0.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3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3.1.1集中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熟悉各部结构,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3.1.2对全线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加密、复测,精度符合规范要求3.1.3选定料场,进行配合比试验,并进行优化设计,确定合理的配合比。3.1.4详细了解现场施工环境,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详细进行技术交底。3.1.5做好安全防卫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避免天气、施工机械等

3、对生产人员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3.1.6制定关键工序控制措施和冬雨季施工措施及夜间施工措施。3.1.7对下承层进行验收,必须在其满足规范要求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3.1.8测量放样,直线(或大半径圆曲线)段每10m放一中桩中桩、边桩,小半径曲线处(匝道)按5m放一中、边桩,测量其高程并计算其要求调整的高度,作为钢丝基准线的标准。3.2施工设备3.2.1生产设备:水稳拌和站、满足水稳拌和站产量的装载机。3.2.2施工设备:水稳摊铺机、自卸汽车、压路机、洒水车、平板夯等。3.2.3测量器具:全站仪、水准仪、卡尺、钢钎

4、、钢丝线等。3.2.4水稳拌和站应做好调试工作,使用前应进行计量标定。3.2.5试验检测设备主要试验检测仪器如下:钻芯机、弯沉仪弯沉仪、3m直尺、压力试验机、水泥净浆搅拌机、水泥胶砂搅拌机、水泥胶砂振实机、水泥标准养护箱、水泥负压筛析仪、沸煮箱、水泥抗折试验机、烘箱、标准方孔筛、无侧限抗压强度试模等。3.3材料准备3.3.1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为32.5或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应大于6h且小于10h。3.3.2水:饮用水可以直接用作基层、底基层材料拌和与养生用水;非饮用水应送检并满足相

5、关技术指标。3.3.3粗集料:加工工艺、压碎值、针片状、软石含量、粉尘指标、规格等满足规范要求。3.3.4水泥、碎石等按规定进行检验。3.3.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按设计强度要求,分别做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3.4作业条件3.4.1完成下承层处理与验收。检测项目包括:纵断高程、中线偏位、横坡、边坡、压实度、弯沉、平整度等。3.4.2在排水不畅的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5~20m交错开挖泄水沟或做盲沟,避免路面积水。3.4.3在正式开工前,已进行试验段施工,获得了机械拌和、摊铺、压实等技术参数(松铺系数

6、;碾压遍数;摊铺速度;最佳含水量;设备组合)。4操作工艺4.1工艺流程下承准备、施工放样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拌制运输卸料压路机碾压横缝养生图4.1-1工艺流程图4.2操作方法4.2.1下承层准备摊铺前将路床上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保证路床表面整洁,并适当洒水湿润,待工作面准备好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 4.2.2施工放样在验收合格的下承层上,恢复中线,并在边线外0.3~0.5m处每10m(平曲线及竖曲线5m)放一桩,测量高程,供架设高程控制传感器的基准线使用。为了保证水稳层的纵坡和横坡,采用双边挂基准线法进行施工。相

7、邻支撑桩的距离一般为10m,钢丝可选用3-5mm的钢丝线做为基准线。对架设的钢丝线每100--150m采用紧线器拉紧,一般拉力为80--100kg。对完成架设的钢丝线,要经过测量复核。在摊铺过程中设专人负责复测基准线的高度,检查作为基准线使用的钢丝线松紧度,防止钢钎松动、连接的支杆滑动和钢丝线下垂。图4.2.2-1钢丝线基准线4.2.3混合料拌制1)拌和站应采用具有自动计量系统的设备,拌和能力满足施工要求。2)按配合比供料。3)为防止各料斗间发生窜料现象,料斗间用隔板分隔,同时装载机上料时应注意不应上得太满,避免发

8、生窜料现象。4)试验室设专人对水泥剂量进行滴定试验,指导拌和站拌和。5)拌和站设专人对混合料含水量进行实时监控,试验室配合拌和站操作人员进行含水量控制,并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增减,确保混合料含水率达到施工和规范要求。6)设专人对各料仓进行监控,避免因缺料或下料口堵塞发生断料现象,影响混合料级配。4.2.4混合料运输及卸料1)拌和完成后,立即用载重汽车将拌成的混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