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6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94358

2506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94358

ID:38924298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1

2506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94358_第1页
2506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94358_第2页
2506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94358_第3页
2506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94358_第4页
2506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94358_第5页
资源描述:

《2506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9435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试卷代号:2506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试题2015年7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从幼儿实际的涂画行为和过程上看,涂鸦是(C)的画线活动。A.有意识B.表达思想C.没有表现意图2.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是(A)。A.弗兰兹.西泽克B.福禄倍尔C.皮亚杰3.幼儿审美取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B)。A.完形性B.主动性C.情感性4.在手工教学的构思过程中,“(C)”和“因材施艺”是两大基本原则。A.废物利用

2、B,物尽其用C.因意选材5,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是(A)。A,对话B.讲述C.临摹6.(C)需要进行制版、印制后才能最后完成作品,所以兼有绘画、设计和制作的特点。A.油画B.水彩C.版画7.不同年龄的幼儿,在能力上相差很大,而不同类型的绘画使用的工具也不同,因此要根据幼儿的能力选择合适的绘画种类,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如低年龄段的幼儿宜用硬笔,不宜用(C)。A.油画棒B.铅笔C.毛笔8.(A)深刻揭示了美术与道德的关系,他说:“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

3、道德以为治。”A.鲁迅B.陶行知C.蔡元培9.在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这一评价目的关注了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和(B)两个方面。A.教师的教学效果B.教师的可持续发展C.天赋10.命题画的三个基本条件是: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历、(C)、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的习惯。A.教师仔细具体地指导B.家长给以提示帮助C.图画形象基本上是画过的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1.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12.手工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弄清(原理)和步骤,以帮助儿童形成技能,并

4、将技能迁移到其他手工制作活动中去。13.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儿童、教师与(美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14.卢梭将感觉经验看做是对儿童进行(智育)的前提。15.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欣赏、绘画和(手工)三大方面。三、筒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6.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有哪几个方面?答: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手的动作,手眼协调能力,手的控制能力;第二,对工具和材料的理解与运用;第三,对外界信息的掌握及对色彩、形状和空间的认识与使用。17.如何引导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观察

5、?答:(一)选择可供学前儿童欣赏感知韵对象。美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来自现实生活身并且经过创作者亲身体验过的知觉材料远比间接的知觉刺激重要得多。(二)注意感知内容的科学性艺术活动中的审美感知不同于科学活动中的感知。科学活动中感知的目的在于观察客观事实,形成科学概念,强调的是“真”。(三)注意感知过程中方法的合理性,艺术知觉主要是完形知觉和超完形知觉,对部分的感知是为艺术整体服务的。(四)注意感知过程中语言的引导性。18.陈鹤琴先生的“刺激一反应”说的内容是什么?答:陈鹤琴先生认为,“小孩子喜欢画图,并不

6、是内心有一种天赋的冲动,而是受了外界事物的刺激,在他脑子里留下一个深刻印象,于是他借画图表达出来。”陈鹤琴先生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正确的。因为,心理是人脑对外部事物的反映,投有外部事物的刺激,就不会有心理活动的内容。外部事物的刺激是儿童绘画的本源。19.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设计有哪几个方面的注意点?答:第一,活动目标要关注幼儿的发展。一方面,活动目标应适应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符合他们美术学习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另一方面,活动目标应把他们在他人的帮助下能达到的水平,即把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落脚点,为幼儿

7、创造最近发展区。第二,活动目标要注意整合性。这种整合性主要表现为:一是活动目标要考虑幼儿的认知、情感、技能等多方面的整合;二是活动目标要考虑美术与其他教育领域的整合。四、论述题(共30分)20.试述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中如何创设有效的环境(物质与心理环境)?答:3岁左右的儿童开始萌发了审美心理。这时的儿童有了审美心理结构的雏形,即优美形态的审美态度,对优美事物的偏爱和识别优美物体的审美敏感性及相应的美感体验。因此,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时,要注意欣赏环境的作用:第一,走进自然,激发、培养幼儿欣赏的

8、兴趣。教师可让儿童走进自然,接触身边的美的事物开始,如欣赏柳树的婀娜多姿,感受松树的沧桑挺拔观赏五彩缤纷、形态各异的花朵,在各种随机的或专门的美术欣赏活动中,培养儿童对欣赏活动的兴趣。第二,布置多样而优美的环境。在儿童生活和受教育的场所,为儿童刨设优美的环境,可以对儿童进行美的熏陶和感染,使其经常感受环境中的美。幼儿园环境的设计要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更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环境美化包括室内与室外环境的布置。室内环境的设计,除了让儿童具有足够的恬动空间以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