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失范

浅析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失范

ID:38924486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1

浅析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失范_第1页
浅析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失范_第2页
浅析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失范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析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号:1341252119姓名:唐满萍班级:13新闻1班浅析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失范及其对策摘要:新闻道德主要指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它影响新闻从业人员的理念并规范他们的职业行为。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存在的大量的道德失范现象: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媚俗新闻……这无疑会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产生负面影响。尽早规避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对搞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状;对策关于新闻职业道德,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在其《新闻理论十讲》一书中明确提出:“所谓新闻职业道德,就是新闻传播(大众传播)业的行业道德。新闻从业人

2、员或者大众传媒自身,遵循一般的社会公德(新闻职业道德与一般的社会公德联系较为密切)和本行业的专业标准,对其职业行为进行理性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因此,新闻职业道德可简单地总结为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工作者所体现出来的各种道德原则和道德观念等的总和。新闻职业道德是一个涉及人文道德的问题,它通过新闻实践、新闻反思,形成科学、合理的新闻道德观念,新闻实践是新闻职业道德观念产生的最终根据。随着我国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变化,和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利益成为冲击人性的最主要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一部分新闻从业者在职业道德价值取向上迷失了方向,无视宣传纪律,

3、做出一些有违职业道德的事情。他们或以新闻谋私、以广告内容做新闻,搞“有偿宣传”;或贪图钱财,歪曲新闻价值,编造“虚假新闻”;或为了单纯追求卖点,猎奇求异,侵犯他人隐私。这些有违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的现象,时常被媒体和大众揭露,并且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目前我国新闻职业道德领域存在的失范现象有“虚假新闻”、“有偿新闻”、“新闻媚俗”、“新闻炒作”和“新闻侵权”等五类。1、虚假新闻”屡禁不止所谓虚假新闻,是指新闻信息传播者背离了客观的新闻事实,任凭个人主观意愿或者他人意志来报道新闻,这严重损害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然而遗憾的是,在我国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失实的新闻报道却屡禁不止,成为新闻

4、传播活动的一个痼疾,严重损害了我国新闻业的信誉和新闻从业者的形象。如2002年《汪国真卖字求生》、2003年《警察鸣枪八次镇住百人群殴》、2005年《中科院资深院士陈家镛两度“逝世”》、2007年北京电视台的《纸箱馅儿包子》都被证实为假新闻,且因对社会稳定、个人名誉产生较严重恶劣影响的假新闻被追究刑事及民事责任。2010年《法制日报》刊出《七成举报者遭打击报复》两日之后,立马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当头一棒“不客观”、“不准确”。再如2010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金庸去世”事件,《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在2010年12月6日发布了“金庸去世”的假新信闻之后,不明真相的微博大V的转发,瞬间

5、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其后证实是虚假新闻,公开道歉认错,其副总编辑、新媒体总编辑引咎辞职。由此可见,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靠造假和欺骗来制造新闻,短时间内,也许可以吸引公众视线,带来一定的收益,但假的终归是假的,“虚假新闻”终究要遭到人民群众的唾弃,这样一来,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生路也就终止了。这无疑给所有的新闻工作者敲响了一记警钟,新闻发布要遵循真实性原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媒体的生命,同时也是新闻从业者的生命,虚假新闻是对传媒公信力的最大伤害。2、“有偿新闻”花样翻新有偿新闻,具体是指新闻从业者采取不正当手段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物质报酬的活动。具体表现有:(1)个人、企业向

6、新闻从业者或媒体行贿,利用新闻工具为自己做宣传;(2)新闻从业者公开索要报酬,利用新闻报道中饱私囊;(3)中介、公关公司以赢利为目的,非法运作新闻。有偿新闻的典型案例有:2002年山西省繁峙县义兴金矿发生特大爆炸的事故,导致38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1000多万元。事故发生后,矿主将矿井的所有资料销毁;威胁、遣散所有矿工;填埋毁坏所有副井;采取烧毁或者藏匿尸体等恶劣手段销毁证据。串通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对外统一公布“两人死亡,四人受伤”,隐瞒事故的真相,前去采访的新华社山西分社的四名记者并没有去案发地点,分别收受了1至2万不等的现金和一个金元宝的贿赂,最终新闻真相没有报道出来

7、。这次的有偿新闻丑闻最终昭白于天下,这是新闻界伦理道德失去规范的一次深刻教训。同样在2008年9月20日,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发生矿工死亡事故,事故发生后该矿负责人为隐瞒事实真相、封锁消息而向媒体记者及相关人员行贿,引发“封口费”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严重损害了新闻传媒的公信力。有偿新闻的实质是“权钱交易”,是新闻从业者把自身掌握的本该服务于公众的新闻报道权违规出售,这是一种新闻腐败行为,严重败坏了新闻队伍和新闻事业的名声。3、“新闻媚俗”愈演愈烈新闻媚俗”,是指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者一味降低新闻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