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与上编综述》PPT课件

《导论与上编综述》PPT课件

ID:38936522

大小:1.32 M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6-21

《导论与上编综述》PPT课件_第1页
《导论与上编综述》PPT课件_第2页
《导论与上编综述》PPT课件_第3页
《导论与上编综述》PPT课件_第4页
《导论与上编综述》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导论与上编综述》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导论一、本学科的本质特征二、本学科的的基本内容三、教学重点四、教学方法一、该学科的本质特征1、它是一门政治理论课而非专业的历史课。它结合近现代历史的发展,着力阐明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经验教训。这是和中学历史课最大的区别。我们也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但更偏重揭示理论真谛。2、它和毛概、邓理等概论课也不同。它不是展开地去阐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而是用事实去阐明中国近现代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的理论观点,叙史又述论,史论结合。3、在教学方法上:中学历史是沿着历史发展的轨迹讲述各个时期历史概貌。而中国近现代史纲既注意纵向写真、又

2、注意横向比较。而这种比较又是大跨度、多维的,它会告诉我们,历史是人们信仰的结晶,是岁月与真理之光的见证。二、本学科的基本内容1、研究对象:本课程主要讲述中国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民族复兴与国家发展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理解和领会历史和人民如何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这也是我们的教学目的。2、上下限:上限——1840年下限——21世纪初3、历史分期:近代史1840——1949现代史1949——今全书概貌: 全书分上、中、下三编, 每编分综述、章、节,

3、 全书共十章三、教学重点主线:中国近现代史,就其本质和主流来说,就是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两大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主题:这两大任务贯穿一个共同的主题,这就是完成中国的全面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四、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联系世界大势、通过横纵、正反比较、解析

4、时代特征、突出主题主线、正确认识“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2、考试方法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线索: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发展史→四条基本线索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国反动势力相勾结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反抗侵略、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本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本编综述重点讲四个问题:一、时代特征和历史线索二、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三、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

5、封建性质四、近现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及面临的历史任务一、时代特征和历史线索总的时代特征:新旧杂陈风云变幻新:新思想、新观念、新的价值体系、新的救国模式(资本主义的)旧:旧的生产方式、阶级关系、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封建主义的)这种时代特征推动中国进行三大转型:1、从革命形式说,从19世纪传统的农民战争向20世纪以救亡图存为主题的革命与战争时代转型2、从社会性质来说,是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型3、从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指标来说,是从古老的中世纪向近代、现代转型这种转型沿着两种趋势: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沉沦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

6、会内部的发生发展在探索与抗争中,各个阶级轮番上场 求强求富、救亡图存、民主革命、科学启蒙——新与旧、正义与邪恶、抗争与屈辱、追求与失落,使这八十年呈现出新旧杂陈、风云变幻的时代风貌历史线索: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840—1864半殖民地的开端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主要事件: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第二阶段1864—1895半殖民地化的加深及地主阶级的应变措施主要事件:洋务运动第三阶段:从1895-1901半殖民地化的加 深和中国各阶层人民挽救危亡的努力 主要事件:戊戌变法、义和团 运动第四阶段:1901—1919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7、会的确立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主要事件:辛亥革命二、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这部分重点讲述中国国情: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这三个问题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纵的:中国古代灿烂文明与18世纪后封建帝国的衰落;另一个是横的:中国的衰朽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架构经济形态:封建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绝对

8、优势政治特征封建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是基本特征族权与政权相结合是封建社会社会结构的特点阶级关系:统治阶级是地主、商人、高利贷三位一体,被压迫阶级是农民文化思想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唐以后与佛教、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