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第7讲虚词练习

高考专题复习第7讲虚词练习

ID:38942159

大小:303.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6-21

高考专题复习第7讲虚词练习_第1页
高考专题复习第7讲虚词练习_第2页
高考专题复习第7讲虚词练习_第3页
高考专题复习第7讲虚词练习_第4页
高考专题复习第7讲虚词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复习第7讲虚词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虚词巩固练习而1、分别找出“而”的正确用法A表并列B表承接C表转折D表修饰E表因果吾恂恂而起()城入赵而璧留秦()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黑质而白章()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DBCAE2、找出“而”用法不同的一项()A、秦军灭滑而还B、太后盛气而揖之C、吾与而兄善D、老妇恃辇而行C3、找出“而”用法不同的一项()A、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尝一龙击发而地不觉动AC为代词其它均为连词A表因果其它表转折找出“乎”的用法不同的一

2、项是()A将闾乃仰天大呼天者三,曰:“天乎!吾无罪!”B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C欲安所归乎?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D为介词其余为语气词乎指出下列各句“乃”的意义(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2)至七月,乃扶病入觐()(3)羽复引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4)良乃入,具告沛公()(5)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6)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竟然才仅这才,就你的是乃说出下列句中“其”字的用法和意义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与乱石

3、间择其一二扣之。()其皆出于此乎?()其孰能讥之乎?()吾其还也。()其若是,孰能御之?()其然乎?其不然乎?()我,第一人称代词那个,远指代词其中,指示代词大概,表揣度的语气副词难道,反诘语气副词还是,祈使语气副词如果,假设连词是…还是,选择连词其且1、解释下列“且”字的意思(1)不出火且尽()(2)兽相食,人且恶之()(3)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4)而所杀伤匈奴亦不下万余人,且引且战()(5)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且在邦域之中()(6)且行千里,其人不知()将尚且暂且一面---一面并且况且

4、下列文句中,“且”作连词但用法不同于其它句的一项是()A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B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C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河水清且涟漪CC尚且其它都表并列而且若1、指出下列“若”的用法和意义(1)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再拜君赐()(2)开天辟地以来,随寿而死若寿夭而亡----()(3)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4)若是其甚与()(5)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连如果连或代你们动像动如为1、解释下列句中的“为”字(1)贾家庄几为巡缴所陵迫死()(2)君为我呼入,

5、吾得兄事之()(3)如姬为公子泣()(4)为人谋而不忠乎?()(5)今为穷乏者得我而为之()(6)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被替对给因呢2、指出“为”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是()A为天下兴利除害B如姬之欲为公子死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D既解貂覆生,为掩护C注释:C表被动,其余是介词替焉1、指出下列“焉”的意义(1)焉有人君在位,罔民可为也()(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3)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4)天下之父母归之,其子焉往()(5)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哪了于之哪里于之

6、小练习1、指出下列“也”的用法意义(1)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2)金城千里,子孙万世之业也()(3)身死人首,为天下笑者,何也?()(4)斯诚后死者之羞也()表判断表陈述表疑问表感叹以1、以上句子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B以啮人,无御之者C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D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赵十余年E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F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于作文以记之AD注释:都表原因因为因解释下列“因”的意义和用法(1)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

7、因得观所谓石钟者()(2)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3)因利乘便,宰割天下()(4)振声激荡,伺者因此觉之()(5)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6)今中国未闻有因变化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因而连词于是连词趁着介词由介词趁着介词因为介词于解释下列句中“于”字的意义(1)乃设九宾礼于廷()(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3)况于将相乎()(4)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5)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6)长于臣()(7)赵尝五战于秦()在被对于向从比同跟2、找出“于”字

8、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战于长勺B晋于是始墨C内惑于郑袖,外惑于张仪D上古竟于道德,中古逐于智谋C注释:表被动,其它为“在”小练习解释下列“与”的意义(1)与斗卮酒()(2)桓侯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3)颇与中国同俗()(4)何其爽与?()(5)不为者与不能者何异也()(6)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7)吾王庶几无疾病与?()给予结交同欤呀同交往欤吗2、找出“与”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B、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C、相如闻,不肯与会D、上官大夫见而欲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