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

ID:38943941

大小:2.90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6-2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_第1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_第2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_第3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_第4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_第5页
资源描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记得有首歌曲内容是这样说的:“数英雄论成败,古今谁能说明白,千秋功罪任评说,海雨天风独往来,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也难说身后骂名滚滚来……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看江山由谁来主宰……”“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自古常言.回顾中国历史,我们知道当旧王朝腐朽不堪而使民心背离,新王朝就会顺应民意而夺取天下。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孟子《孟子》两章【作者介绍】【作者介绍】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称为“亚圣”。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他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宣

2、扬“仁政”、“王道”。。作品介绍:《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文逻辑严密而富有文采。作者介绍:本文的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了解本文的主题感悟孟子的“民贵君轻”主张。2:了解孟子及《孟子》,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3:掌握文中的古今异议词。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提问:这句在全文有何作用:疏通文意:全文的中心论点注释:(1)[天时]包括时令、气候,乃至政治形势等非人力所能及的条件。(2)[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3、3)[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有所向,内部团结。三里之1城,七里之1郭,环而攻之2而不胜。夫环而攻之2,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注释:城:古,内城,今,城市。之1:助、的。之2:代,它。环:名-动,包围。夫:fú,句首发语词。是:代,这。然而:古:这样却,今:表转折的连词。译文: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围着攻打它,一定是得到了有利的天气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天时而环攻之地利不如不胜胜举例证明论点一:天时不如地利攻城:守方其次举例论证城

4、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注释:(1)城,城墙,(1)[也]表判断语气,“是”。(2)[非]不是。(3)[池]古,护城河。今,水塘(4)[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古,武器,今,士兵;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5)[坚利]精良。坚,坚固。利,锋利。(6)[米粟]粮食。(7)[多]充足。(8)[委]古,放弃,今,委屈、不甘心。(9)[而]连词表顺承。10)[去]古,离开,今,往、到。(11)[之]它,代“城”。(12)[故]所以。译文: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

5、坚固锋利,粮食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者却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守城:城高池深兵革利粮足守方地利攻方委而去之以上两点都是正面讲述:败胜人和不如举例证明论点二:地利不如人和战争需要人和(排比论述)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注释:(1)[故]所以。(2)[域]古: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今:地域。(3)[以]凭借。(4)[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疆,边疆。界,界限。(5)[固]巩固。6)[国]古,国防,今:国家。

6、7)[山溪]山河。(8)[威]震慑,树立威望。(9)[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下同。(10)[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11)[寡]少。译文: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地去,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以上是反面论述:治国需要人和域民固国威天下治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主张(结论)施行“仁政”(反面论证)(对比论证)排比论点范围接着道理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

7、矣。注释:(1)[之至]到达极点。(2)[畔]通“叛”,背叛。(3)[顺]归顺,服从4)[以]凭借。(5)[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故]所以。(7)[有]表示假设的语气,要么,或者。译文: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于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攻打内外亲戚都背叛(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结论:得道多助天下顺之(对比)失道寡助亲戚畔之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据:进攻天时不如地利(正面)防御地利不如人和类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反面)固国不以山溪之

8、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结论:得道多助天下顺之(对比)失道寡助亲戚畔之实施仁政治国需要人和战争需要人和总分分总主题:本文阐述了战争胜败的关键决定于人心的的向背,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指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