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分析概论》PPT课件

《液相色谱分析概论》PPT课件

ID:38949346

大小:1.72 MB

页数:90页

时间:2019-06-22

《液相色谱分析概论》PPT课件_第1页
《液相色谱分析概论》PPT课件_第2页
《液相色谱分析概论》PPT课件_第3页
《液相色谱分析概论》PPT课件_第4页
《液相色谱分析概论》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液相色谱分析概论》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液相色谱分析主讲:文娜新疆分析测试中心0991-383592113899992951讲课提纲一、色谱法基础二、液相色谱仪组成及工作原理三、液相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四、液相色谱仪定性、定量方法五、液相色谱操作条件的选择第一章色谱基础本章内容:液相色谱发展史液相色谱的基本概念影响峰形扩展的因素固定相——CaCO3颗粒流动相——石油醚色带第一节色谱的发展史一、起源二、色谱的发展:30~40年代发展了柱分配色谱、纸色谱50年代发展了气相色谱、薄层色谱60年代发展了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在气相色谱和经典色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以

2、液体做流动相的新色谱技术。从分析原理上讲,现代液相色谱和经典液相色谱没有本质的区别。不同点仅仅是现代液相色谱比经典液相色谱有较高的效率和实现了自动化操作。经典的液相色谱法,流动相在常压下输送,所用的固定相柱效低,分析周期长。而现代液相色谱法引用了气相色谱的理论,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最高输送压力可达4.9107Pa);色谱柱是以特殊的方法用小粒径的填料填充而成,从而使柱效大大高于经典液相色谱(每米塔板数可达几万或几十万);同时柱后连有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可对流出物进行连续检测。因此,高效液相色谱具有分析速度快、分离效能高、自动化等特点。所以人们

3、称它为高压、高速、高效或现代液相色谱法。三、液相色谱分离原理及分类和气相色谱一样,液相色谱分离系统也由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组成。液相色谱的固定相可以是吸附剂、化学键合固定相(或在惰性载体表面涂上一层液膜)、离子交换树脂或多孔性凝胶;流动相是各种溶剂。被分离混合物由流动相液体推动进入色谱柱。根据各组分在固定相及流动相中的吸附能力、分配系数、离子交换作用或分子尺寸大小的差异进行分离。色谱分离的实质是样品分子(以下称溶质)与溶剂(即流动相或洗脱液)以及固定相分子间的作用,作用力的大小,决定色谱过程的保留行为。按分离机制分:分配色谱法吸附色谱法离子

4、交换色谱法体积排阻色谱法亲合色谱法化学键合相色谱法正相分配色谱反相分配色谱按分离过程物理化学原理分类的各种液相色谱法的比较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色谱体积排阻色谱亲和色谱固定相全多孔固体吸附剂固定液载带在固相基体上高效微粒离子交换剂具有不同孔径的多孔性凝胶多种不同性能的配位体键联在固相基体上流动相不同极性有机溶剂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和水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有机溶剂或一定pH值的缓冲溶液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可加入改性剂分离原理吸附与解吸溶解与挥发可逆性的离子交换多孔凝胶的渗透或过滤具有锁匙结构络合物的可逆性离解液相色谱与气相色谱的比较液相色谱所用基本

5、概念:保留值、塔板数、塔板高度、分离度、选择性等与气相色谱一致。液相色谱所用基本理论:塔板理论与速率方程也与气相色谱基本一致。但由于在液相色谱中以液体代替气相色谱中的气体作为流动相,而液体和气体的性质不相同;此外,液相色谱所用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条件也与气相色谱不同,所以,液相色谱与气相色谱有一定差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四、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分离效能高柱效可达2×103~5×104块/m理论塔板数,远远高于气相色谱填充柱103块/m理论塔板数的柱效选择性高可分析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同分异构体,还可分析在性质上极为相识的旋光异构体检测灵明度高

6、紫外检测器最小检出量可达10-9g;荧光检测器最小检出量可达10-12g。分析速度快相对经典液相色谱,分析时间大大缩短。第二节色谱基本理论定性参数定量参数柱效参数分离参数一、色谱参数续前(一)色谱流出曲线和色谱峰1.色谱流出曲线是由检测器输出的电信号强度对时间作图所绘制的曲线,又称为色谱图。2.基线是在操作条件下,没有组分流出时的流出曲线。一、色谱流出曲线和有关概念二、定性参数(一)保留值1.保留时间(retentiontime;tR)是从进样到某组分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时的时间间隔,即从进样开始到某个组分的色谱峰顶点的时间间隔。2.死时间(d

7、eadtime;t0)是分配系数为零的组分,即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组分的保留时间。3.调整保留时间(adjustedretentiontime;)4.保留体积(retentionvolume;VR)是从进样开始到某个组分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时,所需通过色谱柱的流动相体积。2.半峰宽(peakwidthathalfheight;W1/2)是峰高一半处的峰宽。W1/2=2.355σ3.峰宽(peakwidth;W)是通过色谱峰两侧拐点作切线在基线上所截得的距离。W=4σ或W=1.699W1/2四、分离参数若R=1,两峰基本分开。若R=1.5,两峰

8、完全分开(基线分离)。2.基本分离方程式(1)柱色谱a项取决于柱效,n↑,a项↑b、c项相关在GC中:b项主要受色谱柱性质影响c项主要受柱温影响在HPLC中:b项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