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龙教授:免疫靶向治疗方兴未艾

吴一龙教授:免疫靶向治疗方兴未艾

ID:38956614

大小:15.3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2

吴一龙教授:免疫靶向治疗方兴未艾_第1页
吴一龙教授:免疫靶向治疗方兴未艾_第2页
吴一龙教授:免疫靶向治疗方兴未艾_第3页
吴一龙教授:免疫靶向治疗方兴未艾_第4页
吴一龙教授:免疫靶向治疗方兴未艾_第5页
吴一龙教授:免疫靶向治疗方兴未艾_第6页
吴一龙教授:免疫靶向治疗方兴未艾_第7页
资源描述:

《吴一龙教授:免疫靶向治疗方兴未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吴一龙教授:免疫靶向治疗方兴未艾吴一龙,中山大学肿瘤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教育背景:1982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1988年-1989年在德国西柏林进修肺外科。行政职务: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广东省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学术职务: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临床肿瘤协作中心副主任委员、信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德医学会理事、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理事、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循证医学科研中心主任。《循证医学》杂志主编、《中国肺癌杂志》、《肿瘤防治研究》、《肿瘤研究与临

2、床》杂志副主编,国内10几家中英文杂志编委。在2012CSCO年会上,吴一龙教授进行了多场讲座,开会间隙,吴一龙教授愉快地接受了丁香园记者的专访,以下是精彩采访内容。丁香园:吴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丁香园的专访。本年CSCO年会的主题是"推广国家规范,促进临床研究",请谈谈您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吴一龙教授:国家规范是我们面临的需要急迫解决的一个大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之前我常常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发达国家医生与国内医生有何不同?我的感觉是,同一级别的医生,无论在哪里执业,水平都差不多。而中国医生却不是这样,在不同地方执业的医生,尽管

3、级别相同,但水平有时会差距很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没有施行规范化治疗。为什么国外的医生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们经过了严格的专科医生培训,每个病种该怎么治怎么做都培训的非常好,而国内在这方面比较缺乏。因此,卫生部表示,医改要放到基层,但是这个任务完成的不是很好,盖因我们在规范化治疗方面有缺陷。很多医生觉得到了基层不知道如何去做。因此规范化治疗非常之重要,我们要提高整个医生的水准。第二个重要方面是避免出现过度诊断和治疗,也不会出现诊断不足。规范化治疗是纠正这两者最好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推广规范化治疗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非常重大的任务

4、。丁香园:您在微博中曾经提到,正在进行新的肺癌驱动基因ALK的亚洲临床试验即将启动,广东省人民医院也是亚洲牵头单位,请您介绍一下该临床试验的情况?吴一龙教授:ALK在肺癌中被称为第二个生物标志物,因此该基因对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按照中国的数据来讲,在中国患者中大概有9%-10%的人携带ALK突变呈阳性,因此针对这部分病人进行临床试验是一件亟待解决的事情,这一临床试验或许会给患者带来重要的生存获益。在试验中,一旦检测到ALK突变阳性的话,我们会和传统的化疗方案进行比较,来看看效果如何。目前选择的对照化疗方案是被公认为最好的

5、培美曲塞与顺铂联合的化疗方案,将其与ALK抑制剂克里唑蒂尼进行头对头的比较。目前这一研究已经准备充分,明年第一季度机会即会启动。丁香园:之前,我们看到有媒体报道称,您认为在3~5年内,通过各种先进技术,肺癌全部的驱动基因将会被发现。请问您的信心来源于何处?吴一龙教授:准确的说,发现绝大多数肺癌驱动基因这是可以做到的。这一点并非臆测,而是有充分的数据证实。腺癌领域,86%的驱动基因已经被发现了,剩下的百分之十几,在未来三年,我们完全能够找到。此外,2010-2012年,我们对鳞状细胞癌几乎一无所知,觉得束手无策。转眼间,我们就掌握了超

6、过一半的驱动基因。因此我的信心来自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丁香园:肺癌领域的临床试验,开展的如火如荼。比如以您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在肺癌领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国家层面的各种基金对临床试验的支持力度似乎不足,您认为这其中主要是是什么原因所致?吴一龙教授: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国家级基金对科学研究的支持偏向于基础,认为这才是科学研究,并不认为临床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因此一直没有投入进去。其次,与我国国情也有一定关系。旧观点认为,看病治病哪里需要投入。治病时,患者付钱即可。这其实是一种曲解。从伦理上讲,在进行临床试验时,患者是不应当付钱的。因此

7、需要改变旧有观念,不改变的话,对中国临床试验也会起到很大阻碍作用。丁香园:肿瘤的免疫治疗变得越来越热门,各种新型的概念——如免疫化疗——层出不穷。今年的CSCO年会上,您和多位专家也进行了这方面的报告,能否青年谈一下该领域的主要进展和前景?吴一龙教授:实际上,免疫治疗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在最近两三年有了浴火重生的感觉。所谓浴火重生,并非是证实了原有的方法,而是另辟蹊径,找到了免疫治疗该如何发展,即免疫治疗也应当找到特定的人群,所以我不太同意“免疫化疗”这一概念,我主张应当提“免疫靶向治疗”,我认这一概念才能反映出未来免疫治疗的方向,

8、也就是说免疫治疗和靶向药物一样,都有特定的针对性人群,是可以找到标志物的。今年在ASCO会议上提到的PD-1实际上就是免疫靶向治疗,这种药物是有特定靶向人群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从中获益的,这就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丁香园:在临床上,TK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