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

ID:38956939

大小:1.30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6-22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_第1页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_第2页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_第3页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_第4页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植物的运动:1、感性运动: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如含羞草的运动(感震性)、跳舞草,音乐草、痒痒树等植物受到单一方向的刺激引起定向的运动,2、向性运动: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最早发现)1.达尔文的实验(19世纪末)5.生长素的提取命名(1931年)2.詹森的实验(1910年)3.派尔的实验(1914年)4.温特的实验(1928年):植物胚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突破种子的皮后发育成叶和茎。实验材料——金丝雀虉草的胚

2、芽鞘胚芽鞘: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是植物的第一片叶子,可保护胚芽中更幼小的叶和生长锥。胚芽1.达尔文的实验(1880年)实验一生长,向光弯曲实验二不生长,不弯曲实验三生长,不弯曲实验四生长,向光弯曲1.达尔文的实验(1880年)思考:两组实验各得出什么?达尔文的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尖端受到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就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这种“刺激”从尖端传到下部呢?这种“刺激”究竟是什么?1.达尔文的实验(1880年)这种刺激是什么?能不

3、能从尖端传递到下部?詹森的实验示意图琼脂片2.詹森的实验(1910年)结论:詹森的实验示意图云母片胚芽鞘的顶尖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这种刺激传递到尖端以下,为什么能引起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的呢?注意思考:尖端放置的位置及后来弯曲的方向有什么关系?结论:3.派(拜)尔的实验(1914年)拜尔的实验示意图黑暗中胚芽鞘顶尖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温特的实验设置对照组的意图是什么?实验的单一变量是什么?4.温特的实验(1928年)该设计能排除琼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确保实验中只有“某物质的

4、有无”为单一变量。结论:证明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认为这可能是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1931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经过鉴定,知道它叫吲哚乙酸(IAA)。直到1946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并确认它就是IAA.除IAA外还有奈乙酸(PAA)、还有吲哚丁酸(IBA)等生长素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向光性的形成原因。5、生素究竟的提取命名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背光一侧向光一侧生长素多生长素少细胞生长快细胞生长慢植物激素的概念:

5、在植物体内合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后来,又不断的发现了一些新的调节物质。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等植物激素。过程: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总结与应用观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重复生长素发现实验中的两个原则●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总结与应用1.对照原则2.单一变量原则生长素的要点归纳1、生长素产生的部位:2、生长素作用的部位:3、感光部位:4、横向运输的部位:4、横向运输的部位:尖端尖端下段尖端4、横向运输的部位:尖端下段5、生长和弯

6、曲的部位:尖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