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的认识教案设计

钟表的认识教案设计

ID:38988228

大小:15.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3

钟表的认识教案设计_第1页
钟表的认识教案设计_第2页
钟表的认识教案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钟表的认识教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钟表的认识教案设计授课教师:鲁永盛课前准备: PPT课件、 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创设情境。(1)出示课件“我们的约定”:教室里不乱扔纸屑,做到教室卫生清洁、干净。课堂上做到:注意倾听,认真思考,主动参与。活动中做到:听清指令,仔细观察,积极操作。(2)展示课件:出示谜语“我有一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猜看,这个朋友它是谁?”让学生猜。(3)揭示谜底:是钟表。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设计意图:运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知,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2、又创设了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学习情趣高涨,拉近了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二、探究新知1.认识钟面。(1)认识钟面。学生拿出实物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通过比一比、拨一拨、说一说认识钟面。(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a.有两根指针,一根长的,一根短的。b.有从1到12这12个数。c.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教师强调:又长又细的是分针,又短又粗的是时针。2.认识整时。(课件出示教材84页情境图)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钟面,但要知道准确的时间,我们必须学会看钟表。(1)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谁能说一说这是什么时间?图

3、上的人在做什么?(这是早上7点,妈妈在叫孩子起床)(2)这个情境同学们是不是很熟悉啊?是不是每天都发生在你们的身上?(生自由发言)师:我们应该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3)比较归纳。①鼓励学生说一说7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几。a.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b.平时我们所说的“几点”是口头语,正确的书面用语是“几时”。(这是整时的一种表示方法)②请同学们再用刚才的方法说一说教材84页下面3个钟面上的时间。(图略)可以同桌互相说一说。a.8时时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几?3时时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几?6时时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几?b.再观察教材84页4个钟

4、面,通过观察你们又有什么新发现吗?(生自由发言,互相交流)c.谁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整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的特点?师小结:整时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③整时的第二种表示方法。a.师拿出一个电子钟面,提问:像这样的表示形式,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电话、手机、电视、电脑等)b.明确:这是整时的第二种表示方法,叫电子表示法。c.你能用电子表示法写出教材84页下面3个钟面上的时间吗?(8:00 3:00 6:00)师小结:时间有两种表示法:第一种是普通计时法,即“数”加上“时”字,几时就写几,再在后面加上“时”字;第二种是电子计时法,即数

5、后面加上冒号再写两个0。(通常电子表和电视屏幕上会使用这种表示方法)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自由拨钟面表示时间,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得出认识整时的方法和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开放性,设计过程的新颖性。另外,通过设计“像这样的表示形式,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已有经验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3.应用。(1)课件展示教材85页“小明的一天”,先让学生说说图意,再用两种书写方法将“小明的一天”的作息时间表补充完整。(7时起床,9

6、时学习,10时做操,12时吃午饭,下午6时看动画片,晚上9时睡觉)(2)展示学生作品,评一评,看谁写得好。(3)讨论:小明一天的活动安排得合理吗?你想对小明说什么?(小明晚上9时睡觉太晚了,最好是晚上8时睡觉)(4)课件显示“上午9时小明学习”和“晚上9时小明睡觉”两幅图。师:看了这两幅图,你有什么问题?(一天包括白天和晚上。时针一天要转两圈,一圈表示白天的时间,一圈表示晚上的时间)三、课堂训练。1.请你设计一份星期天的活动安排表。在括号里写时间,在横线上写活动内容,比一比,看看谁的安排合理。上午(  :  )______(  :  )____

7、___下午(  :  )_______(  :  )________(课件演示:分针转一圈,时针走一大格)四、全课总结师:你觉得这节课你表现得怎样?你有什么收获?如果你是设计师,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钟面?(留给学生课后思考)五、布置作业。教材86页3、4题。六、板书设计。认识钟表钟面:12大格“1——12”12个数字。分针:细、长、快时针:粗、短、漫时钟:7时电子表:7: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