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的气血名句

中医经典的气血名句

ID:38992894

大小:1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3

中医经典的气血名句_第1页
中医经典的气血名句_第2页
中医经典的气血名句_第3页
中医经典的气血名句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医经典的气血名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气1,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伤其气血者。《妇人良方·调经门》2,气血者,人之所赖以生者也。《医宗必读·医论图说》3,行医不识气,治病何以据,堪笑道中人,未到知音处。《景岳全书·杂症谟》4,人之生死由乎气,气之为用,无所不生,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地,故治病以气为首务。5,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6,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7,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8,人之生也,必合阴阳之气,构父母之精,两精相搏,形神乃成,所谓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也。《类经·脏象类

2、》9,人一离腹时,便有此呼吸......平人绝谷七日而死者,以水谷俱尽,脏腑无所充养受气也。然必待七日而死,未若呼吸绝而即死之速也。《医旨绪余·原呼吸》10,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八难》11,人之生死,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医权初编》12,人之生死由乎气。《医门法律·先哲格言》气的作用1,气血,人身之二仪也,气为主而血为配。故曰:气化即物生,气变即物易,气盛即物壮,气弱即物弱,气正即物和,气乱即物病,气绝则物死。是气之当养也明矣。《医方考·气门》2,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论证·吐

3、血》3,血为气之配......,气升则升,气降则降,气凝则凝,气滞则滞。《医经溯洄集·小便原委论》4,气乃神之祖《脾胃论》5,气者精神之根蒂也《脾胃论》6,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生气通天论》7,阳气者,若天与曰,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素问·生气通天论》8,气为生人少火,立命之本也。《质疑录》9,所谓阳气者,温暖之气也。《医匾·气》10,脏气虚,则生内寒也。《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11,气虚为阳虚之渐,阳虚为气血之极12,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13,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

4、论》14,气得其和则为正气,气失其和则为邪气。《医门法律·先哲格言》15,正气旺者,虽有强邪,亦不能感,感亦必轻,故多无病,病亦易愈;正气弱者,虽即微邪,亦得亦袭,袭则必重,故最多病,病亦难痊。《冯氏锦囊秘录》16,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素问·六微旨大论》17,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素问·六微旨大论》18,死生之机,升降而已。《素问·六微旨大论》血1,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唯斯而已。《景岳全书》2,目得之而能视,耳得之而能

5、听,手得之而能摄,掌得之而能握,足得知而能步,脏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气,是以出入升降,濡润宣通者,由此使然也。《金匮钩玄》气血1,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与血不可须臾相离,乃阴阳互根,自然之理也。《难经·本义》2,人之一身,皆气血之所循行,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故曰:气主煦之,血主濡之。《医学真传》3,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4,气行乃血统《素问·五脏生成》5,气阳而血阴,血不独生,赖气以生之,气无所附,赖血以附之。《医论十三篇》6,一身气血不能相离,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血相依,循环不已。《不居集》7,气血不和,百病丛

6、生、8,气能生血,血能藏气9,气贵顺,血贵行,气血调和,百病无生;气不顺,血不行,气血不和,百病从生。10,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气血不和,百病丛生11,气血盈,则百病不生,气血通,则诸症全消12,气血通补,百病不生13,补气养血身康健,行气活血病不生14,五脏六腑亲兄弟,气血才是父母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