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朱自清《绿》教学设计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朱自清《绿》教学设计

ID:38998831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3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朱自清《绿》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朱自清《绿》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朱自清《绿》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朱自清《绿》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绿朱自清教学目的:学会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来读书,学会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感知课文1、导入新课简要回顾《春》的语言特色(清新优美)。“(他的散文)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郁达夫2、熟悉作者(播放课件)二、讲授新课。1、熟悉课文。(1)录音范读。(听读时用波浪线画出你最喜爱的语句)(2)学生集体朗读其中的某一段。2、赏析语言。(1)学生分组讨论发表对短文语言的鉴赏,发言交流(举例分析,可以用一两句话表达)。(2)总结、明确。提问1:请问你从文中读出了朱自清的什么样的感情呢?这种感情是如何抒发的呢?明确:文中充溢的是朱自清

2、看到梅雨潭的绿后的惊喜之情。以情驭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提问2:文章在结构上有何特点?结尾比开头多“不禁”一词,有何表达效果?明确:文章在结构上首尾呼应。“不禁”再次表达了作者对梅雨潭的绿的赞美之情,抒发了作者对她的无比喜爱之情。(一)、饱含惊喜之情(逐渐转浓,情不能已)。(二)、准确、精练。①选讲(例题)例: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吸引)着我们;——“招引”紧扣“闪闪的绿”,似乎它本身用闪闪的绿光在主动招呼诱引游人,动态感强。这正是“惊诧”的原因之一。反衬了“我”急于赏绿的迫切心情。“吸引”则显得一般。②我们开始追捉(追逐)她那离合的神光了。——“追捉”含有欲捕捉那“闪闪的绿”

3、的意思,点点闪光如星星萤火虫,似伸手可捉。“追逐”则没有这层含义。③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弯)下去,……——“探身”与“小心”相呼应,准确的描写了向下走时脚试探性的朝下伸的样子。(三)、形象、生动:①比喻:梅雨亭——展翅的苍鹰梅雨瀑——被扯散的布水花——白梅、杨花碧绿的潭水——极大极大的荷叶(形色)少妇的裙(涟漪)初恋处女的心(荡漾)涂了“明油”(波光)软嫩的鸡蛋清(软嫩)温润的碧玉(清澈)蔚蓝的天空(鲜润)小姑娘(可爱)②拟人:踞、透、扯、送、钻、招引、摆弄③比较映衬:梅雨潭的绿————北京什刹海拂地绿杨(太淡)杭州虎跑寺的绿壁(太浓)西湖的波(太明)秦淮河的波(太暗)④

4、联想:裁带赠给舞女、挹眼赠给盲妹(四):赏析小结:文章从比喻到比较映衬到联想再到转换人称、直接呼告,感情逐渐转浓,直到不能自已。三、全班同学再次聆听配乐朗读。四、课后作业:(1)找出文章第二小节中的动词,分析其表达效果,体会文章准确、精练的语言特点。(2)反复朗读本文,写一篇鉴赏小短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