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海燕》教案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海燕》教案

ID:39001144

大小:1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3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海燕》教案_第1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海燕》教案_第2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海燕》教案_第3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海燕》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海燕》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海燕》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海燕的形象和精神。2、理解作品中象征手法的运用。3、在反复诵读中,揣摩作品的语言和手法。教学重难点:1、理解海燕等文学形象的象征意义,体会海燕的精神品质。2、理解并掌握象征这一文学表现手法。教学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诵读讨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熟读课文,初步体会文章澎湃激昂的情感;疏通结构,感知文章描写的不同意象,感知精彩的语言运用。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短暂而愉快的寒假悄然而过,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习征程。在这个寒假中,同学们都读了哪些文

2、章啊?看来小说、散文这些文学样式,是同学们的首选呀!不过,文学有很多的表现形式,它们也各具神奇的魅力。今天,我们就一起品读一篇散文诗,高尔基的《海燕》。二、自读课文好奇怪的一种文体。同学们对这样的文体有怎样的理解?“纸上谈兵不如躬亲实践。”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体会体会这样的文体吧!(1)你觉得这种文体应该怎样才能读好它,你就怎样去朗读!(2)个人展示。不同选择的同学分别展示。说一说你这样朗读的原因是什么?(3)这就是散文诗: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

3、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散文的外衣,诗歌的本质。所以,本质还是诗。)三、初步感知既然本质上属于诗歌,“诗言志”,诗的本质就是言志,抒发作者的情感,诗歌往往借助一些意象,创设意境来抒发情感和思想。本文也是这样。请自读课文,(1)找一找文章中写到了哪些意象?用笔圈画出来。(2)创设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情境)?明确(1)大海、乌云、海燕、海鸥、企鹅

4、、海鸭、波浪、雷声、狂风、闪电、太阳(2)大海上暴风雨来临时的情境。(3)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暴风雨来临之前大海上的各种景象。如果全文是一幅动态的画卷,那么,它是由几幅画面所组成的呢?(1-6)暴风雨来临之前—(7-11)暴风雨逼近之时—(12-16)暴风雨即将来临四、研习1、圈画出文中描写海燕的语句。你从海燕身上读出了什么?请说明理由。(提示:请抓住关键词语分析)我从海燕身上读出了,我是从看出来的。其中“”、“”写得好,写出了海燕的。勇敢、高傲、乐观、自信。示例一:“在乌云和大海之

5、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赏析:这一句从两方面来写。一是从形状、颜色角度写,既表现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又在大海背景上现出一点亮色,使人看到光明和希望;二是从行动角度写,形容海燕藐视恶劣环境的英勇气概。示例二:第二、三段。赏析:先承前面的“飞翔”而来,以瞬息交替的动作,写海燕的勇敢低飞,又迅疾高翔的矫健雄姿。而后从声音角度写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示例三:第九、十段。赏析:再现前面对海燕的描写,又用比喻补写海燕形象。在这里,作者绘形绘声地描写了海燕在海浪与云空拚搏的背景里,“叫喊”“大笑”“

6、号叫”,显示其欢快、豪状;海燕从“飞翔”到“飞舞”,从“直冲”到“穿过”,从“碰着”到“掠起”更显出其敏捷、勇猛。示例三:文章的最后三段。赏析:这是写海燕的呼喊,写它的两次大声疾呼,表达了海燕作为报讯者的欢快之情,作为胜利预言家的豪迈情怀。海燕的形象终于随着暴风雨的渐次迫近而更加鲜明、完整。2、再读课文,在不同的情境中这些形象各有怎样的表现?请从文中找出关键词,完成表格。(见板书)3、这么多形象,那么多变化,大家能不能根据它们在不同情境中的表现,将它们分类?明确:A.大海、波浪、海燕、太阳B.风云

7、、雷电C.海鸥、海鸭、企鹅五、练习朗读。既然这些形象的分类不同,那么在我们的朗读中要能体现出这些不同来。【板书设计】一海燕高尔基来临之前逼近之时即将来临大海苍茫泛起白沫抓住、熄灭、怒吼海燕高傲的飞翔;碰着波浪;叫喊,穿过,掠起,叫喊直冲向;叫喊着飞舞,大笑,号叫,听出狂风卷集着乌云抱,甩,摔吼叫乌云听出了力量、火焰、信心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像青色的火焰燃烧向海面直压下来海鸥呻吟着;飞窜海鸭呻吟着;吓坏了企鹅胆怯地躲藏波浪歌唱冲向高空迎接雷声呼叫争鸣雷声轰响震怒轰响闪电游动一晃消失太阳是遮不住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