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质疑探究研读课文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质疑探究研读课文

ID:39012434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3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质疑探究研读课文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质疑探究研读课文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质疑探究研读课文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质疑探究研读课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质疑探究研读课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陋室铭万全区第一初级中学原寿花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一些文言字词。2、了解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3、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过程与方法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2、背诵并默写短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教学重点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文章语言之美,手法之美。教学难点1、辨析《陋室铭》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的含义,理解类比手法的作用。学情分析:我班学生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们很

2、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背诵、解说、创作等学习活动中来。但由于本单元文言文首次采用集中编排方式,且所有的课文都有背诵要求,因此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及成就感成为必要。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请大家先来做个选择题:假设有一处大厦,要得到它,必须说一辈子违背自己良心的话,做很多件伤天害理的事;还有一间简陋的房子,那里景色宜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拥有它,便在你的眼前。你会选择哪个呢? 刘禹锡不仅住在陋室里,还写了流传千古的《陋室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陋室

3、铭》。二、作者、作品简介1、说到刘禹锡,我们大家应该不会陌生,谁能来给大家做个介绍呢?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这《陋室铭》可是大有来头。据说他被贬到安徽,按规定可以住三室三厅之房。但是和州县的策知县是个典型的势利小人。认为刘禹锡乃被贬之人,可以给双小鞋穿穿,以显示自己的威风。于是就在城南给刘禹锡安排了三间小房

4、。对此,刘禹锡大人大量,不以为意。还根据驻地的美好景观写了一副“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贴在了门上。做贼心虚的策知县见了,非但不反思自己,反而变本加厉。马上将刘禹锡移居别地,并且把住房面积减去了一半。此住房位于德胜河旁,山青水秀,景色怡人。刘禹锡一见,顿来灵感,挥笔又是一副好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好诗传到乡里,策知县大怒。下令将刘禹锡撵到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房中居住,既没有山又没有水。在半年的时间里,刘禹锡稀里糊涂地被一个小小的知县搬家折腾了三次。激怒愤慨之下,刘禹锡遂如行云流水般一口气写下了著名的《陋室铭

5、》,并请人碑刻立于大门之外!三、朗读并感知课文1、下面我们进入课文的学习。读之前大家先来看看这些字词,谁来给标上音,看看同学们预习的怎么样。德馨(xin)苔痕(tái)鸿儒(rú)调素琴(tiáo)案牍(dú)2、听名家朗读课文,师生欣赏评价。试揣摩朗诵的技巧,注意朗读的节奏、重音,感情的投入等。3、学生自由朗读,找学生朗颂,师生评价优劣(评价停顿、语速、语调、感情处理是否得当)。4、全班齐读。四、理解课文内容,能粗译课文。1、同学们读的很不错,下面请默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遇到疑难,互相讨论。(教师巡视,解决疑难。)2、同学们翻译好了么,有什

6、么不理解可以提出来。如果没有,老师就要问一问大家了,请抬起头来。3、请读书下注释,了解“铭”的特点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4、题目“陋室铭”的含义陋室,意思是简陋的房子。“陋室铭”的意思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议论表达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5、重点语句翻译:有仙则名:名:名词作动词,出名有龙则灵:神奇灵异,动词,有灵气斯是陋室:指示代词,这惟吾德馨:惟:只是   德馨:品德高尚苔痕上阶绿:上:名词作动词,蔓延。草色入帘青:映入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往来无白丁:平民,没什么学问的

7、人。可以调素琴,调弄,这里指弹(琴)。阅金经:指佛经。无丝竹之乱耳: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乱:形容词作动词,扰乱。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公事文书  劳:形容词作使动词,使……劳累。无丝竹之乱耳。之:助词,无实义,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何陋之有?之:助词,无实义,宾语前置的标志。6、全文翻译五、质疑探究研读课文同学们都很聪明啊,这么快就弄清楚了文章大意,我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一半了。但是,同学们想一想,刘禹锡写《陋室铭》为自己的一间陋室写文章到底是什么心情呢?1.大来看一下陋室,陋室,陋在何处?2、作者看来,这陋室真的简陋吗?同样一篇文章,刚才读,

8、读出陋室简陋,现在却要读出不简陋。这不是自相矛盾,这需要换角度想。  A、“苔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