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狼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狼

ID:39013138

大小:15.7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3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狼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狼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狼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狼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30狼陈丽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汇2、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古汉语现象。3、理解句意、文意。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的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坏人时应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教学重点: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汇2、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教学难点:理解句意、文意;理解文章的主旨。《狼》表面看是写狼,实际上是写像狼一样的人。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一、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山狼,由于他过分仁慈,险些丧命,幸亏农夫的

2、帮助,才转危为安。今日屠夫又遇见了中山狼的后代,那么屠夫是否从东郭先生身上汲取了教训,或又重蹈旧辙?狼也许变善良了?那么究竟如何,现在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狼》这篇课文二、作品简介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现代大文豪郭沫若

3、曾写了一副对联来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三、 整体感知 (一)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1、我来范读这篇文章,大家听的时候注意生字词和句子的节奏停顿。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3、全班齐读(二)再读课文,读懂文意1、四人一小组合作,结合课下注释翻译全文。 2、积累文言词语(三)悟读课文,读出情感,读出启示1、理清故事结构.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一个动词,概括故事情节。屠户()狼——()狼——()狼——()狼2、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狼的本性?贪婪凶恶: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狡诈阴险:一狼径去,其一犬坐

4、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3、文章如何来刻画屠户的形象?(要求从人物描写方法入手,找出课文例句并分析。)心理描写:惧——投骨避狼;  大窘——骨尽狼仍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动作描写: “投以骨”“复投之”“顾”“奔”“倚”“弛”“持”“暴起”“劈”“毙”“转视”“断”“毙”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4、如此狡猾的狼,最终却自取灭亡,这是为什么?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学生思考、六人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的答案就是本文的主题所在——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对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

5、、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四、阅读拓展,辩证分析阅读资料《狼的哲学》,谈谈你对狼有什么不同的认识?(课件出示)狼是动物中做的比较成功的一种,千万年来不曾灭绝,也不被驯服.狼在优胜劣汰法则下的生活极富哲学味道,我们怯称其为"狼的哲学".狼的哲学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合作:狼过着群居生活,一般七匹为一群,每一匹都要为群体的繁荣与发展承担一份责任。团结:狼与狼之间的默契配合成为狼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不管做任何事情,它们总能依靠团体的力量去完成。耐力:敏锐的观察力、专一的目标、默契的配合、好奇心、注意细节以及锲而不舍的耐心使狼总能获得成功。执著:狼的态度很单纯,那就是对成功坚定不移地向往

6、。拼搏:在狼的生命中,没有什么可以替代锲而不舍的精神,正因为它才使得狼得以千心万苦地生存下来,狼驾驭变化的能力使它们成为地球上生命力最顽强的动物之一。和谐共生:为了生存,狼一直保持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关系,不参与无谓的纷争与冲突。对内倡导团结互助,对外强调协同合作、和谐共生。五、课堂小结狼和人一样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我们要辩证的看待它。对待自然界的狼我们要善待他们,动物也是我们的朋友,善待他们就是善待我们自己。对待生活中像狼一样的恶人,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六、布置作业1、推荐阅读《狼图腾》2、以《我眼中的狼》为题,写一篇小练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