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1与朱元思书练习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1与朱元思书练习

ID:39040921

大小:3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24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1与朱元思书练习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1与朱元思书练习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1与朱元思书练习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1与朱元思书练习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1与朱元思书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1与朱元思书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缥________碧轩________邈________泠________泠千转________不穷柯________鸢________飞戾________天经纶________窥________嘤________嘤成韵________答案:piǎo

2、xuān

3、miǎo

4、ling

5、zhuǎn

6、kē

7、yuān

8、lì

9、lún

10、kuī

11、yīng

12、yùn解析:本题要注意“缥”的声母是p不是b,“泠”“戾”“纶”的声母是l不是n,“柯”“窥”的声母是k不是g,“转”的声母是zh不是z。注意不要把

13、“邈”拼成mào,注意“转”“嘤”的单纯的前后鼻音。点评:注音的要细心,注意易错点。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8分)风烟俱净________一百许________里猛浪若奔________蝉则千转________不穷窥谷忘反________横柯________上蔽经纶________世务者鸢飞戾________天者答案:消净,散净

14、左右,上下

15、飞奔的马

16、通“啭”,鸟叫声

17、通“返”,返回

18、树木的枝干

19、筹划,治理

20、至解析:注

21、意本题中字词的活用,如“奔”为动词名用,意为“快马”,“转”通“啭”,形容鸟叫声,“反”通“返”,“返回”的意思,“经纶”要根据课文注释中解释。点评: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要根据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仔细辨析。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B.夹岸高山,……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往高处远处伸展。)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答案:D解析:D错,“奔”为动词名用,意为“奔马”。点评:

22、古文中词类活用的现象较常见,大概有“名作状”“名作动”“形作动”“动作名”“使动”“意动”等活用方法,做题时要根据词性的变化来判断。4.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答案:C解析:C句中“反”通“返”,意为“返回”。点评:通假字是文言考核中常考的知识字,一般都考课文注释中的通假字,学习中注意记忆。5.下列与“猿则百叫无绝”中的“绝”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佛印绝类弥勒C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答案:D解析:A“绝”指没有同类,B“绝

23、”意为“特别”,C“绝”意为“断开”,D“绝”意为“消失”,所以D与例句意义相同。点评:本题不难,各项中的词义明确,易于判断。古汉语中多义词很多,平时学习要注意举一反三,注意辨析词的多义,弄清楚不同的意义不同的用法。6.《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代家。字__________,吴兴故鄣人。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江的景色特点,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运用和的修辞手法,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紧

24、扣________的特征,从、两个角度写景状物。答案:吴均

25、南朝

26、叔痒

27、奇山异水

28、天下独绝

29、 比喻

30、夸张

31、清澈 

32、湍急

33、 山高

34、树多

35、景美解析:“吴均”的“均”字不要写错,“南朝”不要写成“南北朝”“南宋”。根据题中所提示的文段和答点如“修辞手法”“角度”,阅读内容,用最简洁的文字填答,有引号的,要用原句填空答。点评:本题综合了文学知识与对课语言内容的概括两个知识点。文学知识根据所学所记直接填答即可。对内容的概括,要注意题干提示的答点,梳理文章内有关的语句概括填答。7.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的情态。在分写“异水”时,用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

36、特点。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的特点。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一句“”相照应。答案:从容出游,怡然自得。

37、“千丈见底”

38、幽静(或:寂静、静等)。

39、鄙弃名利(或:淡泊功名、淡泊人生等)

40、“皆生寒树”。解析:第一空,理解作者以舟写人,借写舟表己情的写法,抓住“从”“任意”两词的含义来理解游富春江时的心情。后面的填空要根据题中所提示答点如“夸张”“反衬”“照应”“思想”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