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心理诊断知识》PPT课件

《级心理诊断知识》PPT课件

ID:39044413

大小:279.00 KB

页数:104页

时间:2019-06-24

《级心理诊断知识》PPT课件_第1页
《级心理诊断知识》PPT课件_第2页
《级心理诊断知识》PPT课件_第3页
《级心理诊断知识》PPT课件_第4页
《级心理诊断知识》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级心理诊断知识》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理咨询员 心理诊断技能第一节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第一单元如何进行初诊接待第二单元摄入性谈话第三单元正确使用心理测验第四单元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第五单元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资料第二节初步诊断第一单元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第二单元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第三单元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第四单元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第五单元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第六单元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诊断者第七单元提出心理评估报告第一单元如何进行初诊接待一、操作步骤二、相关知识三、注意事项一、初诊接待操作步骤(一)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二

2、)礼貌地接待方式和礼貌语言(三)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四)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五)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六)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七)说明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八)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二、初诊接待相关知识1、咨询关系与第一印象2、诊断保密原则3、危机的处理、4、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诊断保密原则保密原则,不但涉及咨询内容,同样也涉及到心理诊断有关求助者的资料需要保密对心理测量结果和诊断也需要保密危机的处理在咨询过程中,一旦发现求助者有危害自身或他人的情况,必须立即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必要时应通知有关部

3、门或家属,但应将有关保密信息的暴露程度限制在最小范围内)。心理咨询师在接受卫生、司法或公安机关询问时,不得做虚假的陈述或报告。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恋爱婚姻家庭心理成长发育情绪情感反应社会适应人际关系躯体疾病其他三、初诊接待注意事项1、避免紧张情绪2、注意语言表达3、强调保密原则4、强调职业局限性5、确保行为端正第二单元摄入性谈话一、操作步骤二、相关知识三、注意事项一、摄入性谈话操作步骤1、确定谈话的目标、内容与范围。2、确定提问方式3、仔细倾听4、控制谈话方向5、对谈话内容归类6、结束谈话二、摄入性谈话相关知识1、确定内容与范围2、提问技巧3、控制谈话方向4、对谈话内容的

4、归类5、谈话法简介1、确定内容与范围(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心理咨询员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3)、心理咨询员心理测评结果和初步分析中发现的问题(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诊断目的下达的谈话目标。(5)、分别处理一个以上的内容。2、恰当提问主要形式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用不恰当提问的问题归类提问方式开放式提问限制性提问封闭式提问封闭性提问封闭性提问(close-endedquestion)通常使用“是不是”、“对不对”、“要不要”、“有没有”等词,而回答也是“是”、“否”式的简单答案。这种询问常用来收集资料并加以条理化,澄清事实,获取重点,缩小讨论范围。开放性

5、提问开放性提问(open-endedquestion)通常使用“什么”、“如何”、“为什么”、“能不能...”、“愿不愿意…”等词来发问,让求助者就有关问题、思想、情感给予详细的说明。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用(1)造成依赖。(2)责任转移。(3)减少当事人的自我探索(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5)防卫心理和行为。(6)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不恰当提问的归类凯利对于不恰当提问的归类归类:(l)“为什么…”的问题。(2)多重选择性问题。(3)多重问题。(4)不必回答的问题(5)责备性问题。(6)解释性问题。"为什么……”的问题这类问题的含义对当事人是有强烈暗示性的,因为它明显地

6、要当事人说明理由,暗示当事人的行为或情绪是错误的。这类问题可以改变形式,可以改为“怎样”和”什么”的形式。改变形式以后的问题,不带指责'性,患者没必要自我辩解,反而能引导他自我探索。(2)多重选择性问题。比如:"你有什么感觉,是沮丧还是生气?""上星期日你是离开家还是在家里呆着?"等等。这类问题并不是开放性问题,仍然是封闭性问题,使我们获得的信息仍然受到限制。改变这种问题的办法是去掉选择部分,"你有什么感觉?""上星期日你都做了些什么?"(3)多重问题如:“你认为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怎样呢?”或者,“他的父亲是怎样看这个问题的呢?你本人又是怎样做这件事的?”出现这种连珠炮性质

7、的问题,可以使当事人不知所措,当然,只能回答他认为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一件事从几个方面同时提出问题的作法,往往表现出医生或心理学家急躁和没耐心,是那些没有经验和缺乏训练的咨询人员的表现。(4)修饰性反问这类问题实际上并不构成问题,因为它不需要回答也无法回答。比如”您只谈学生学习不好,可当今的教师水平和学校纪律又是个什么情况呢?""您知道,一个人怎么能发现真理呢?"这样的问题,常常使谈话陷入僵局。即便是把谈话接下去,也会把所谈的内容引向空洞和抽象的评价,离开具体问题,对当事人毫无益处。(5)责备性问题这是以反问形式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