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诗两首》

《郭沫若诗两首》

ID:39048727

大小:287.5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6-24

《郭沫若诗两首》_第1页
《郭沫若诗两首》_第2页
《郭沫若诗两首》_第3页
《郭沫若诗两首》_第4页
《郭沫若诗两首》_第5页
资源描述:

《《郭沫若诗两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郭沫若诗两首静夜1921年和1922年这两年中,郭沫若三次回国。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诗集《星空》表达了这一思想感情。他在五四高潮时期对祖国的憧憬陡然归于破灭,诗人的一度兴奋激动陷人了苦闷伤感,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听读想象1、划节奏、标重音、体味情感。2、边听边想象诗人描绘的画面。3、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诗的情境。静夜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天河/何处?远远的

2、/海雾/模糊。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1.全诗共二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写想像的?(静)a.第一节(实写)写的是哪些景物?月光──松林──白云──疏星b.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月光朦胧,笼罩着松林大地,团团的白云遮掩着月亮和星星,描绘了一幅幽静的月夜晚景图。给人的感觉是──朦胧、恬静的美。中国古代传说,在南海外有一种鲛人,亦作“蛟人”。神话传说中的美人鱼。他们像鱼一样在大海中生活。鲛人善织一种薄的丝绸,做鲛绢,更为特别的是,鲛人在悲伤哭泣时,滚落的眼泪是美丽的珍珠,而且珍珠的圆润与否与月亮的盈亏有关,月圆之夜珠亦圆,月缺之夜珠亦缺

3、。故此种珍珠称为”水仙的眼泪“。c.第二节(想像)写的是哪些景物?天河──海雾──鲛人──流珠d.第二节的“天河何处”起什么作用?与第一节有关联吗?起承上启下,引发联想的作用。因月、星自然联想到天河,又因“白云团团”而不见天河,故而引出了“天河何处”的发问。上下过渡非常自然,联系也非常紧密。第一小节写景表现的特征。幽清、静谧第一小节的“淡淡”“团团”“点点”表现了作者的感情。淡淡的忧伤第二小节作者发问的“天河”是指日本与中国相隔的大海。如何理解“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鲛人不仅指神话传说中住在海底的神人,也可以指诗人自身。这首小诗,写于诗人留学日本期

4、间,当时,作者既有对现实的失望,也有对祖国、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作者写鲛人,目的是写自己的情感,但通过联想和想像,抒发了对现实的失望,对祖国、家乡、亲人的思恋之情。。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联系?第一节的景物描写,是想像的基础,而没有了第二节的想像,第一节的景便没有活力,没有生气。有了第二节的想像,才使看似平淡无奇的景变得空灵、美丽。无论写实还是想像都突出了夜晚的“静”。本诗和《天上的街市》很相似,我们可以从它的写法、风格等方面来对这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比读两诗合作探究2:比较阅读:看看两首诗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创作背景:都选自

5、于《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内容:题材:由现实的情景联想到天上传说中的人和事。主题:表现了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失望和痛苦,对光明未来的向往。感情:都充满了恬静美好,而又淡淡的忧伤。相同点:不同点:《天上的街市》更积极、乐观一些。天上的街市静夜《星空》对光明、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对时代失望和对祖国、家乡和亲人思念的淡淡的哀伤。诗人对现实的失望、不满和对前途感到渺茫,表达出诗人朦胧的理想和追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