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

ID:39052003

大小:380.01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6-24

《阿长与〈山海经〉》_第1页
《阿长与〈山海经〉》_第2页
《阿长与〈山海经〉》_第3页
《阿长与〈山海经〉》_第4页
《阿长与〈山海经〉》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长与〈山海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阿长与《山海经》——鲁迅学习目标一、掌握重点词语,理解句子深刻含义。二、自主、合作、探究本文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以及详略得当的写法。三、感悟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感受亲情。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号预才,浙江绍兴人。七岁开始读书,13岁就读于三味书屋。13岁那年家里发生了一场重大变故,经济状况转入困顿,接着父亲一病不起,使他饱偿了冷眼和被人侮辱的滋味,“看见世人的真面目”。1898年离开家乡考进南京水师学堂;1902年初毕业后被选派赴日留学,先是学医

2、,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1908年回国。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新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正式开始了辉煌的写作生涯。相继发表了小说集《呐喊》、《彷徨》等,还发表了散文集《朝花夕拾》。毛泽东对鲁迅作了高度的评价: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的和最勇敢的旗手,最热忱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的方向。照片1904年4月,在日本东京弘文学院的毕业照1912年,辛亥革命后所摄1927年1月2日,鲁迅坐在厦门的坟中间留影,摄于厦门南普陀1925年5月28日,为英译本《阿Q正传》所摄照片,

3、摄于北京。本文节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鲁迅散文集。在莽原上发表时题做《旧事重提》,编集出版时改用现名。共收入1926年创作的回忆性散文10篇。这本散文集以一个侧面表现了鲁迅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朝花夕拾》各篇以记人为主的有三,即《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藤野先生》记师恩,《范爱农》记友情,《阿长与山海经》则记作者儿时的保姆。作者作品字词过关掳(  )去震悚(  )惶(  )急疮( )疤(  )诘()问惧惮( )粗拙(  )疏()懒骇(  )一、注音lǔsǒnghuán

4、gchuāngbājiédànzhuōshūhài字词过关二、解释骇惊吓,震惊掳把人抢走悚害怕诘问盘问,反问疏懒懒散而不惯拘束惧惮害怕粗拙粗糙,低劣烦琐繁杂琐碎(多形容说话和写文章)疑点解析1、谋死我那隐鼠是怎么回事?在《猫·狗·鼠》一文中,说到隐鼠:“这类小鼠大抵在地上走动,只有拇指那么大,也不畏惧人,我们那里叫它‘隐鼠’,与专门住在屋上的伟大者是两种。”有一回,隐鼠“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踢死了”。幼时的鲁迅以为阿长故意谋死隐鼠。疑点解析2、橘子为什么称福橘?福建产的橘子,故称福橘,

5、为取吉祥,江浙民间有在大年初一早晨吃福橘的习俗。3、伟大的神力是什么意思?神力,神气之力。课文两处说“伟大的神力”,都是儿时的感觉,鲁迅现在这样写,前一处有调侃的意味,后一处则有称颂的意味。疑点解析4、“仁厚黑暗的地母”是什么?地母就是地神。中国有“天神至尊,地神多福”的说法。地母是黑暗而又仁厚的,阿长埋在地下,鲁迅祈祷地神赐福与她,让她的灵魂得以永安。5、“郝懿行疏”是什么意思?郝懿行是清代的经学家。“疏”是分条说明的文字。段落层次全文共31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18段)第二部分(

6、第19——29段第三部分(第30——31段)写童年记忆中阿长与“我”有关的几件趣事,表现长妈妈粗憨、愚钝,不无缺点,但纯朴善良的性格。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在长妈妈的帮助下,“我”终于得到我渴慕已久的“心爱的宝书”——绘图的《山海经》,这使我对她发生新的敬意。“我”对长妈妈平凡、不幸、默默无闻的一生给予了深情的缅怀和悼念。文章研读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4、写了她一肚子烦琐的道理2、写了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写了她的睡相3、写了元旦的古怪仪

7、式5、写了他给我讲长毛的故事6、写了她谋死“我”的隐鼠1、写了对她名字的由来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淳朴、宽厚、善解人意乐于助人……*7、重点是写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我实在不大佩服她从此对于她有了特别的敬意敬意逐渐淡薄至完全消失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作者对阿长的情感的变化:文章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结束,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深切怀念之情。它凝聚着鲁迅对长妈妈的全部情思,寄托着鲁迅对善良人的衷心

8、祝愿。这时的长妈妈不再粗俗,不再可笑,激荡在我们心中的只有深深的怀念,这就是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齐读文章最后两段,你感受到了什么?问题探究1、课文前半部分,作者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但在这些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和怀念吗?“憎恶”“讨厌”是儿时的心理,鲁迅在具体的描写中透露着同情与怀念。(1)鲁迅透露阿长的身世,就是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2)她的管教很不适合儿童心理,但心是好的。(3)她青年守寡,非常不幸,出来做女工,没有别的奢望,但求“顺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