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营养与繁殖》PPT课件

《细菌的营养与繁殖》PPT课件

ID:39052032

大小:1.46 MB

页数:63页

时间:2019-06-24

《细菌的营养与繁殖》PPT课件_第1页
《细菌的营养与繁殖》PPT课件_第2页
《细菌的营养与繁殖》PPT课件_第3页
《细菌的营养与繁殖》PPT课件_第4页
《细菌的营养与繁殖》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菌的营养与繁殖》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菌的营养要求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细菌的营养类型细菌的生长繁殖细菌的人工培养细菌细胞的化学组成微生物细胞水:70%-90%干物质有机物蛋白质、糖、脂、核酸、维生素等及其降解产物无机物(盐)微生物、动物、植物之间存在“营养上的统一性”细胞化学元素组成:主要元素:碳、氢、氧、氮、磷、硫、钾、镁、钙、铁等;微量元素:锌、锰、钠、氯、钼、硒、钴、铜、钨、镍、硼等。微生物与动植物营养要素的比较细菌的营养要求动物(异养)微生物绿色植物(自养)异养自养碳源糖类、脂肪糖、醇、有机酸等二氧化碳、碳酸盐等二氧化碳氮

2、源蛋白质及其降解物蛋白质及其降解物、有机氮化物、无机氮化物、氮无机氮化物、氮无机氮化物能源与碳源同与碳源同氧化无机物或利用日光能利用日光能生长因子维生素有些需要维生素等生长因子不需要不需要无机元素无机盐无机盐无机盐无机盐水分水水水水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依靠细胞膜的功能,将周围环境中的营养物质输送到细胞内。类型:一、简单扩散(simplediffusion)二、促进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三、主动运输(activetransport)四、基团转位(grouptranslocation)一、简单扩散(simpled

3、iffusion)eg:H2O,O2,CO2,甘油,乙醇,脂肪酸等。(分子量小,脂溶性,极性小)二、促进扩散主动运输特点:被运送的物质可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内要消耗能量,必需有能量参加。有膜载体参加,膜载体发生构型变化被运送物质不发生任何变化。主动运输是广泛存在于微生物中的一种主要的物质运输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运输方式吸收的营养物质:有糖类(乳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等)、氨基酸、核苷、钾离子等。主动运输运输物质的种类:四、基团转位(grouptranslocation)基团转位主要存在于厌氧型和兼性厌氧型细菌中,主要用于糖的运输。脂肪酸、

4、核苷、碱基等也可通过这种方式运输。有一个复杂的运输系统来完成物质的运输;物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eg: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己糖磷酸转移酶系统(磷酸转移酶系统,PTS)四种运送营养物质方式的比较比较项目简单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位转运方向由浓至稀由浓至稀由稀至浓由稀至浓载体蛋白无有有有运送速度慢快快快能量消耗不需要不需要需要需要运送前后不变不变不变改变溶质分子平衡时内相等相等内部高内部高外浓度细菌的营养类型腐生菌—利用无生命的有机化合物(如动植物尸体和残体)为营养物质寄生菌—从生活的寄主体内吸收营养物质不同营养类型之

5、间的界限并非绝对:异养型微生物并非绝对不能利用CO2;自养型微生物也并非不能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有些微生物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生长时,其营养类型也会发生改变;例如紫色非硫细菌(purplenonsulphurbacteria):没有有机物时,同化CO2,为自养型微生物;有机物存在时,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为异养型微生物;光照和厌氧条件下,利用光能生长,为光能营养型微生物;黑暗与好氧条件下,依靠有机物氧化产生的化学能生长,为化能营养型微生物;微生物营养类型的可变性无疑有利于提高其对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细菌的生长与繁殖(一)生长繁殖的条件1

6、、营养物质C源,N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等2、pH大多数:6.8~7.4嗜酸菌:0~5.5嗜碱菌:8.5~11.53、温度低温菌10~20℃(湖泊,深海,冷藏食品)中温菌25~32℃(腐生菌),37℃(病原菌)高温菌50~55℃(温泉)根据氧与微生物生长的关系可将微生物分为好氧微好氧耐氧型兼性厌氧专性厌氧微生物类型最适生长的O2体积分数好氧微好氧氧的忍耐型兼性厌氧专性厌氧等于或大于20%2%一lO%2%以下有氧或无氧不需要氧、有氧时死亡(二)细菌的繁殖方式和繁殖速度 繁殖方式:无性二分裂法繁殖速度:大多数细菌:15~20分钟繁殖

7、一代;少数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15~18小时繁殖一代。细菌的人工培养微生物的物种(菌株)一般是以群体的形式进行繁衍、保存;纯培养技术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一)无菌技术(二)培养基(三)细菌的培养方法及其生长现象(四)微生物生长的测定(五)纯培养物的获得方法(一)无菌技术用于分离、培养微生物的器具事先不含任何微生物;在转接、培养微生物时防止其它微生物的污染;1、微生物培养的常用器具及其灭菌常用的器具:试管、瓶子、培养皿等1887年,RJPetri发明Petridish1.接种针2.接种环3.接种钩4.5.玻璃涂棒6.接种圈7.

8、接种锄8.小解剖刀(二)培养基medium1、概念人工配制的供给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使用原则:1)适宜的营养物质2)控制营养物质的浓度和各营养物质的比例3)合适的pH4)立即进行灭菌处理并维持无菌状态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