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重点

材料成型重点

ID:39070433

大小:51.52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6-24

材料成型重点_第1页
材料成型重点_第2页
材料成型重点_第3页
材料成型重点_第4页
材料成型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材料成型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合金的铸造性能合金的充型能力、收缩、吸气性。2合金的充型能力是指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尺寸正确、形状完整、轮廓清晰的铸件的能力。充型能力差易产生浇不到、冷隔、形状不完整等缺陷。3影响合金的充型能力的因素1)合金的流动性2)浇注温度3)充型压力4)铸型条件4合金的收缩概念液态合金从浇注温度逐渐冷却、凝固,直至冷却到室温的过程中,其尺寸和体积缩小的现象,称为收缩。收缩经历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三个阶段。5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与无穷,是为逍遥!铸造内应力分热应力和机械应力。6顺序凝固,是使铸件按递增的温度梯

2、度方向从一个部分到另一个部分依次凝固。7顺序凝固可以有效地防止缩孔和宏观缩松,主要适用于纯金属和结晶温度范围窄、靠近共晶成分的合金,也适用于凝固收缩大的合金补缩。8缩孔和缩松的防止方法:顺序凝固、加压补缩、压力铸造、离心铸造。9铸件在凝固后继续冷却的过程中产生的固态收缩受到阻碍及热作用,会产生铸造内应力。铸造内应力是铸件产生变形和裂纹等缺陷的主要原因。铸造内应力分为热应力和机械应力。热应力使厚壁受拉应力,薄壁受压应力。10为预防热应力,设计铸件结构尽量使铸件的壁厚均匀,并在铸造工艺上采用同时凝固原则。11同时凝固原则,是

3、从工艺上采取必要的措施,使铸件各部分冷却速度尽量一致。具体方法是将浇口开在铸件的薄壁处,以减小该处的冷却速度,而在厚壁处可放置冷铁以加快冷却速度。同时凝固原则,主要适用于缩孔、缩松倾向较小的灰口铸铁等合金。12机械应力铸件收缩时受到铸型、型芯等的机械阻碍而引起的应力称为机械应力。13消除应力,时效处理,分为人工时效和自然时效。14铸件的变形,厚壁部位受拉应力,有缩短的趋势或向内凹,薄壁部位受压应力,有伸长的趋势或向外凸。15热裂是凝固末期,金属处于固相线附近的高温下形成的。热裂纹的形状特征:裂纹短,缝隙宽,形状曲折,缝内

4、呈氧化色,即铸钢件呈黑色,铝合金呈暗灰色。防止措施:合理调整合金成分,合理设计铸件结构,采用同时凝固和改善型砂的退让性。16冷裂较低温度下形成,此时金属处于弹性状态,铸造应力超过合金的强度极限时产生冷裂。形状特征:裂纹细小,呈连续直线状,有时缝内有轻微氧化色。凡能减小铸造内应力的因素均能防止冷裂。17合金的吸气性,在熔炼和浇注合金时,合金会吸入大量气体,这种吸收气体的能力成为吸气性。气孔分侵入气孔、析出气孔、和反应气孔。18侵入气孔预防措施:减小型砂的发气量、发气速度,增加铸型、型心的透气性;或是在铸型表面刷上涂料,使型

5、砂与金属液隔开,防止气体的侵入。析出气孔预防措施:减少合金的吸气量。反应气孔:清除冷铁、型芯撑的表面油污、锈蚀并保持干燥。19铸铁含碳量大于2.11%分白口铸铁(碳以渗碳体形式存在)、灰口铸铁(石墨)、麻口铸铁(自由渗碳体和石墨形式混合)。20灰口铸铁分普通灰口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蠕墨铸铁。普通灰口铸铁,石墨片状,HT100,后面三位数字表示最低抗拉强度。可锻铸铁石墨团絮状,KT300-06,铁素体可锻铸铁,最低抗拉强度300MPa,最低伸长率6%,KTZ珠光体可锻铸铁。球墨铸铁石墨球状,QT400-17。蠕墨铸铁

6、,蠕虫状。21铸钢含碳量小于2.11%,分碳素铸钢和合金铸钢。碳素铸钢ZG200~400,第一组数字表示厚度为100mm以下铸件室温时屈服点最小值,第二组表示铸件的抗拉强度最小值。铸钢的铸造特点:浇注温度高,易氧化,流动性差、收缩大,铸造困难,容易产生黏砂、缩孔、冷隔、浇不足、变形和裂纹。为细化晶粒、消除应力、提高铸钢件的力学性能,铸后进行退火或正火热处理。22铸造方法1砂型铸造2熔模铸造3金属型铸造4压力铸造5离心铸造6实型铸造7低压铸造8挤压铸造23金属三个变形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弹塑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和断裂阶

7、段。24塑性变形的实质:金属的塑性是当外力增大到使金属内部产生的应力超过该金属的屈服点时,使其内部原子排列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而相互联系不被破坏的性能。25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正应力只能使晶体产生弹性变形或断裂,而不能使晶体产生塑性变形。在切应力作用下产生滑移,滑移是塑性变形的主要形式。滑移变形是通过晶体中位错的移动来完成的。26金属的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金属的塑性变形由金属内多晶体的塑性变形来实现。在塑性变形过程中金属的结晶组织将发生变化,晶粒沿变形最大的方向伸长,晶格与晶粒发生扭曲,同时晶粒破碎。27金属的塑性

8、变形,分冷变形和热变形。再结晶温度28加工硬化随着塑性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升高,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29产生加工硬化的原因;一由于经过塑性变形晶体中的位错密度升高,位错移动所需的切应力增大。二在滑移面上产生许多晶格方向混乱的微小碎晶,它们的晶界是严重的晶格畸变区,这些因素增加了滑移阻力,加大了内应力。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