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探析

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探析

ID:39088594

大小:6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4

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探析_第1页
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探析_第2页
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探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探析陈君向淑阳王卓(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062)【摘要】本文从长三角、珠三角与海西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出发,对比长三角与珠三角的产业结构,对海西产业结构进行了偏离份额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海西地区制造业竞争力相对于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业结构分量都为负贡献,可以将这些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海岸线长、深水港湾多、有条件建设大型深水港和大型临港工业的海西地区。【关键词】海

2、西地区;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一、问题的提出许多学者提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理论,认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作为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或者“经济中心”正在不断成长壮大的过程,表现在不断吸收国际国内资源和经济的快速增长[1]。但本人认为长三角与珠三角应扩展区域经济关系,扩大“中心”和“外围”的范围,分别以长三角与珠三角为“中心”,促进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邻的海西地区的相互融合和相互渗透[2]。首先,我们要先证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和海西地区产业积聚与扩散的内在动力——产业结构的差异。在未来的中国经

3、济布局中,海峡西岸经济区将是和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一样重要的经济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增长极。因此,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范围扩大到海西地区,也有利于海西地区进一步密切与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技术合作,加入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分工协作,承接两大三角洲的辐射,同时对从更高层面上制定区域发展政策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海西背景介绍海峡西岸经济区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两大三角洲对海西经济既有集聚作用,也有扩散作用,海西介于两大三角洲之间,能够互惠互利,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海西应该进一步密切与长三角、珠三角的

4、经济技术合作,主动加入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分工协作,承接两大三角洲的辐射。海西的经济总量无法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但海西地区有其自身优势。海西地区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海岸线长、优质深水港湾多,有建设大型深水港和大型临港工业的条件,有发展大型重化工业的条件。三、长三角、珠三角与海西产业结构差异1、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长三角、珠三角和海西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差异。偏离份额分析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克雷默提出,后由邓恩和埃德加·胡佛在应用中作了进一步发展。偏离份额分析法从产业结构因素和竞争力因素两方面解

5、释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势和竞争力优势[3]。本文分别以长三角、珠三角、海西为研究对象,以全国为标准,构建以下的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假设Fi(T)表示产业产值,则(1)其中Fij(T)表示T时期j地区i产业产值。用F(T)表示T时期全国所有产业产值之和,则,其中T=t0为基期,本文以2000年为基期,T=t为报告期,以2008年为报告期。将(1)式的定义分离出产业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分量。(2)为j地i产业产值增加额,为报告期j地i产业产值,为基期j地i产业产值。根据(2)式,j地i产业产值增

6、加额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总增长量,为全国增长率。总增长量表示j地i产业按全国增长率得到的增长量。产业结构分量,为全国i产业产值增长率与全国总产值增长率的差异,它对于所有地区是不变的。产业结构分量表示j地i产业偏离全国i产业平均增长的部分。它是由j地i产业相对于全国总产值差异引起的。它反映了j地以全国为标准的产业结构优劣程度。竞争力分量,为j地i产业产值增长率与全国i行业产值增长率的差值。>0时,j地i产业的发展情况取决于基期的实力,<0时,基期产值越大,j地i产业竞争力就越弱。竞争力分量反映区位条件或地区竞争力对地区

7、经济增长的作用[3]。2、数据分析在30个制造业行业中,我们选取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较大的前11个制造业行业进行SSM分析。长三角地区选取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的数据,珠三角地区包括广州、东莞、中山、肇庆、惠州、江门、深圳、珠海、佛山,9个地级市,海西地区则以其主体福建省为代表。(1)长三角、珠三角和海西工业竞争力总体分析。首先我们利用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模型来评估长三角、珠三角和海西地区个制造业行业的竞争力水平。我们假设:①全国各区域对所有产品的需求都是均匀分布的,表现为各区域人均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一致性;②消费品的

8、质量差异已经体现在价格和产值中;③产出等于需求;④全国市场是一个封闭的市场,进出口数量为零。在满足以上假设的条件下,构建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系数:Qij为j地区i产业的总产值,Lj为j地区总人口,为全国i产业总产值。某区域的产业竞争力系数大于零,就可以认为该地区该产业具有输出竞争力[1]。输出竞争力越大,产业竞争力也越大[1]。分析表明,海西地区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